看到一位新加入“集体”的同志,正在摘抄一份瞬间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状态,“何其相似乃尔”。过了境迁时,现在早已经没有了那样的“热情”了,看报纸、文件也主浏览若望一下大标题,确实有兴致的,再细读全文,动笔抄写次数几近零。其实,关心、关注习惯日常大事,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勘测据说,需要电影有人说老年痴呆)状态是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自己感受到全身心的愉悦。

接看“新人”摘抄的文件,是一篇关于“××××”的政论文章,乃总部一个专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实事求评价,文章很多大的气力,写得不错,论点开掘,论据阐释,转换组织,都堪称上乘。有心学习政论文的写作,可以范本。说应该,国内类似这样的课题研究及成果,为数显着,却细细分析,为社会的发展前进步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还真是说祭祀。推而广之,费时费力费资金的形式主义的“锦上添花”现象,屡见司空惯,屡见不鲜,资金就存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不一致性。

1942年主义以改造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改造文风”。毛泽东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的一次演讲,题目就是《反》对党八股》,罗列了其“八大罪状”,印象深刻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物体;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几十年过去了,新的“八股”文层出不穷,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战排比“四六”句,既要又要“平衡”句,辞藻堆砌“溢美”句,夸张标语“自嗨” ”句,比比皆是。各种检查评价比、跟风造势,花样迭出,乐此不疲。莫名其妙的“应景”机构必挂牌,有的离奇得让人“惊掉下巴”。凡此种种,都是刺激“成本”的啊,而所有的“成本”又是浪费人的钱。深究思考,上述现象与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

主要依靠文件、开会、报告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领导干部很少与人民群众或新闻媒体对话沟通,这方面前不久,看到抖音上报道的某位官员在国际会议上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一字一句“慢慢”回答,虽然“义正词严”,明显“相当吃力”,个别处甚至发音“失误” ,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哎呀,真是难求!我以为,切实解决了党风政风民风文风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最好的“方子”还是自上而下自觉坚持并真正落实党在延安时期就反复难就难在去不奋战。“惟其艰难” ,始得玉成”。202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