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中国人对种菜的执念大概很深比喻底楼的小花园,都喜种上三五种菜蔬。除了自己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送托——好像是这样,就与田园生活从未远离。

到了秋天,小区邻居们种的菜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翩翩起舞。开花的同时,藤架上已串豆荚,菜市场上,也拉拉拉purpureus,多年生缠绕藤本。这里图片除特别睡眠外一作者周敏图

开花的同时已结果

扁豆的吃法很用油略炒后加上只是在西南地区的蔬菜供应充足,口味略嫌粗糙的扁豆,现在在餐桌上的地方位已经比不上豇豆或四季豆了。

扁豆很容易被虫啃,像这样品相光鲜的让人见之心喜。

家常扁豆丝

人们似乎很少把蔬菜的花也当作一种花来欣赏,但扁豆花数朵朵。

总状花序腋生

扁豆是典型的不用钉最上面那枚近直立的叫旗瓣,宽大而圆,两枚白色的锥头状附属体,将其与另外四枚花瓣嵌合在一起;曼哈顿的翼瓣皮肤与花中心的龙骨瓣凹陷在一起,但用手指一扯就分雌雄蕊深裹于其间,直到豆荚结出仍然宿存。

花型略似蝴蝶兰

这种精巧的结构,在植物演意化学上自有其深。《植物学》中如此描述豆科蝶形花的结构特色:“五枚花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旗瓣大而显着,突出于上方,起招引虫的作用;翼瓣是昆虫采蜜的落脚点,龙骨瓣将雌雄蕊包藏在内,肌肤无规则的曲屈和胼胝体的存在,使红葡萄只能在承受昆虫和昆虫向花心挤压吸蜜时才变形完其雌雄蕊,进行传粉。一旦昆虫采蜜离去,各个花瓣又会回复到水槽的位置,保护雌雄蕊胸部风吹日晒及雨淋之苦,大大地延长了传粉周期。”

三小叶,左右小叶基部不估价

拐藤本

以前,我一直以为扁豆就是其中的一种豆。 直到翻阅相关古书才发现,原来,在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里,它既是秋天的象征,也是家园的象征,入诗亦入画。

明代诗人王稚登写过一首《种豆》诗:“庭下秋风” “

秋风时节还在开花的豆,唯有扁豆。汪曾祺先生在《描述个季节的东西。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上沙地振羽,至有情味。”

近代著名画家蔡铣的《秋趣图》资料图

清人叶炜所著的《煮药漫钞》中记载一个则故事:他同一位朋友在外偶遇,相约同游吴门,次日却急忙准备回家,问其故意,朋友说:“本偕游,昨读南塘扁豆花,浩然有归志。”

南塘是清代诗人方贞观的别号。他那首让人读后连有兴趣、振奋立马回家的诗是这么写的——《老妻书至劝还家,细数丘园》乐事赊。彭泽黄鱼无锡酒,宣州栗子霍山茶。芭茅已补床头漏,扁豆犹开屋角花。旧布天涯。

张大千曾几何诗书成条幅,题曰:“先仲兄张善孖每爱诵之,谓为白话上乘。”

扁豆长在篱笆上,篱笆围在院子边。在古人的心目中,秋天开的扁豆花,就这样成为“家园”最贴心的意象,寄托了羁子的乡愁这种。只是到了旅行,动人的情思跟大部分数个古老的传统一样,无数随风远逝。

秋天开出人心的扁豆花,是古目中的“家园”象征。

整个扁豆属下,就这一个品种。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扁豆原产于非洲,但很早就已被引种进入中国,南北朝时陶弘景所撰的《名医别录》中就已出现了扁豆的记载。 如今,扁豆我国各地也广泛栽培。

南方的扁豆,寄托了情致缠绵的家园秋思,北国的扁豆则别有一番豪情。比如孙犁先生笔下的扁豆——

“1939年秋天,我犁在阜平县打游击” ,住在神仙山顶上。山顶的背面,却有一户人家。他家依附种了烟草和扁豆。他种了扁豆扁豆,长得肥大出奇。扁豆耐寒,越冷越长。扁豆有种膻味,用羊油炒,加红辣椒,最好吃。我在他家吃到的,就是这样做的扁豆。他也是一个游击队员。每天晚上,就坐在他已经烧热的小炕上,吃他做的玉他在手”

扁豆的品种加词“purpureus”,意思是“紫色的”,但其实它有紫白七花。邻居家七相间而种,紫红色的扁豆花鲜嫩,结的果也是紫红色的。白花其实也带一点淡紫色,结出的扁豆淡青白色,边缘略染据记载,入药的扁豆只用白花和白色种子,有消暑除湿、健脾止泻之功效。

白色扁豆花与豆荚

郑板桥写出了环境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花开花谢中,秋天就这么过去了。

(作者敏锐,资深媒体人,博物爱好者,现为自由职业者。参与编写《认识中国植物》西南分册》,个人公众号:植物上瘾者。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

责任编辑:王昱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