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语法知识是语言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语法知识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统编版语文教材将语法知识附在文后进行学习,但不容忽视,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慢慢渗透构建体系作为基石,到九年级别就能够大厦将成。本文旨在总结系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按照课本顺序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理解和学习掌握内容。

(二)虚词:一般没有主题意义,不作写作或句子的成分(副词例外),基本用途是语法表示关系。包括:“副介连拟叹助”

1.一般用在动词、限制词前边,起修饰、作用,表示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方式向、频率、情势、语气等。

①表示范围:都、全、横向;

②表示语气:可、倒、终于;

③表示否定:不、没;

④ ⑤表示程度:很、最、极、非常;

⑥表示情势:仿佛、逐渐。

注意:

副词主要用于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内容词前作状语;副词也可用在判断词后面作补语,补充说明、结果,但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2.介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而是要跟名词、代词结合组成主板,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开始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如:沿河边(走)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遵,

>

由于、为了、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

除、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

组成主板模板后,

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3.连词:用于连接词、句子或句子的词。

常见连词:和、跟、同、而、与、及、并(和)、而且、虽然、但是、如果、或(者)、只要、因为等;

关联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例如:不仅……而且、虽然……但是。

中文4.拟声词:是模拟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在句子中代表一个形容词。

如:蜜蜂嗡嗡地闹着。

5.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嗯的声音。如: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

中文:句子开。

6.助词:是涂抹在实词、普拉提或上面,没有主题意义,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

可分三类:

①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❶“的”“地”在连接反击时,前边的词汇起主要修改主要用在动词或陈述词之后,表示其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如“多得数不完”

❸ “所”用在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如“所写的”“所谓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❹“似的”在词或作词组的后面出现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如“我看到奔流似的马”群”

②动态助词:着、了、过;(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着”表示动作动作在进行或持续中

“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

“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③语气助句子放在上面,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语气。如“嘛、啦、了、吗、吧” 、呢、啊”等。

【巧辨词类】

①名词前不能加“不” ”和“很”;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

②动词可作谓语中心语,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③连词前后能互换;介词前后不能互换,不能作谓语,介词后面跟术语、代词可组成介宾主板修补补充动词、形容词。

④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可独立成句,般在句首。

三、词汇的最优化

(一)词义和语境/p>

1.单义词:只有一个有意义的词,如鱼塘,桑树,地球等。

2.多义词: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如“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后3.语境:实际语言运用中,称语境。

①语境为词的意义起限制作用,阅读是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这②语境有时会赋予一个词以临时的意义。

如“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粗”, “热烈”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或环境气氛,在这个语境中则带上“强烈、热情四”溢”的含义。

(二)同义词和反义词

1.同义词:使用同义词。还有一些意义相近,但某些方面有增量。 /p>

①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

如“请求”是一般性的要求,词义轻;“恳求”是恳切的要求,词义重。

②存在方式或搭配上的区别。

如“坚固”常和“立场”搭配,“坚固”常和“性格”搭配。

③所指范围有差别。

如“时代”指一个钻孔的时间段,范围大。“时期”指一段时期的时间段,范围小。

④集体集体和个体的不同。

如“布匹”一般指同类事物的集合体,“布”多指具体的、个别的布。

⑤语体风格上存在差异。

如“爸爸”口语色彩较浓,“父亲”文字色彩较浓。

2.反义词:意义完完全或相对的词。

①正好的:如真-假,动-静,完整-残缺。

②相对的:如黑-白,甜-苦,上-下,大-小。

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从而使句子具有更加明显的情感色彩和更强的信念。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词汇的情感色彩

1.褒义词

伟大像、温柔、奋不顾身、大公无私等带有褒扬情感色彩的词汇称为褒义词。

2.贬义词

像傻子、卑鄙、贪生怕死等带有贬义情感色彩的词汇称为贬义词。

3.中性词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如高低、粗细、发动、参观、挖掘等。

注意:赏句中的精字题学生往往把握不好,其实就是对词性、词义、语境和感情色彩的把控不到位,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学生好好地夯实根基。但因为纯理论不易理解,务必多举例,方便学生领悟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