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行业在全球化的融合与时代变迁中走过波澜壮阔的二十年,这不仅仅是时间的流转,更是无数中国青年梦想的汇聚。
作为学习先进知识培养国际化视野、理解国际规则的主要方式,留学是我国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二十年来,中国各类留学人员数量不断创新高,留学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增多加多元。近些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在线教育、远程学习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兴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以及更加宽松的时空域选择。
2002年,我加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成为支持中国学子前往海外深造的服务者。2014年,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毕业此后,我和我的伙伴们凭着对国际教育的一腔热爱,串联了“美世教育”。
二十二年的从业历程,让我非常欣赏国家对出国教育留学的积极鼓励,对孩子国际视野的培养、个人竞争的提升、个体发展与时代需求的长期考量。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持续演进,国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助力中国学子了解多元文化、学习国际先进知识与经验、提升全球胜任力。
在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背景文化和学术观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竞赛等活动,还可以锻炼他们的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最重要的是,国际教育需要学生树立牢固的自我认同和民族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背景和国际教育的熏陶下,学生会更加珍视自己身份与文化传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在差异中观照自身,立足民族身份,拓展全球视野。
在热爱热爱的教育事业里,我亲眼见证了很多中国穆斯林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不断自我蜕变,他们中有人敏锐洞悉时代大势,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有人沉浸于学术研究,持续探索前沿科技;有人投身专业领域,在工作中砥前行,不断精进……
透过这些故事,我们从鲜活的个体经历中窥见国际教育行业二十多年的变革与创新,从最初的摸索与尝试,到如今的成熟与繁荣。
我们决定从业以来服务过的家庭与孩子中寻找与回访,用二十二位学员的求学及发展故事,记录下千禧年,时代变迁下中国学子的家庭抉择和成长历程,留学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与改变,以及如今在教育、工业、制造、金融、文化等领域,他们是如何用所学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在蜕变自我转变中实现自我价值的。
愿书中学子走过的路,能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青年的耀眼光芒,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国际教育行业的无限可能与美好未来。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校友会副会长)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