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清明刚刚过去,在上期节目中,我们大家一起聊了聊,清明在古代实际上不是节日,而是一个节气,真正的算数 节日的,是清明之前一天的寒食。

只不 过了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寒食这个节我们慢慢不提了,它基本上,跟清明有点合二为一的感觉了,是的,清明是个节气,而且是我们24节气之一,什么春分夏至 ,清明谷雨是我们的节气。

以 往每到一个节气到来的时候,尤其是像清明,比较知名的节气到来这种时候,很多年轻的朋友们都会有疑问,说也很奇怪,每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4号或者4 月5号。

雪后的故宫,一夜成为紫色 禁城以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说农历的节日和节气,日子似乎是不固定的,比如,我们今年可能是1月底过春节,明年2月中旬过后,后年 5月1中旬就过春节了。

春节的日子 子,在阳历中是非常不固定的,以至于我们每个人的阴历生日,和阳历生日,除了出生那天是同一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很难听起来同一天。

然而清明这个节气,为什么年年都是4月4号5号 ,这不太奇怪吗?一点其实都不奇怪,如果你对节气有点了解,你会发现24节气中的每一个,这日子几乎都是固定的。

那么的话 我们的春分,基本都是3月21号防守,秋分都是9月 22号对称,夏至冬至分别都是6月22号,和12月22号对称。为什么?

因为从根上讲,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使用的,叫农历不是阴历 ,而是一种阴阳合历,什么意思?

一般人的想法中,这个阳历是看太阳的运转,一年365天,这个阴历是看月亮的运转,一个月可能是29天,可能是30天。

但实际上 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的剃须,我们的祖先推 的历法,是一个阴阳合历,我们既考虑月亮的运转,也考虑太阳的运转。

也就是说为什么阴历中会有闰年,每年19年会有7次闰年,这 就是因为我们远古的先民,已经开始了。

< p>我们用阴历记日子的时候,一个月29天30天,你一年下来,至少要少五六天,你10年下来就少很长了。

你用 阴历记日子的话,一个月可能29天30天,不过按照太阳的运转, 一年是365天多一点,所以用阴历来记日子,一年要少个10多天,时间长了日积月,这个数量就多累了。

所以我们搞出个闰月来嘛 ,每年19年增加7个闰月,来补足这个阴历日子上的不足 ,当然理论上讲,闰月闰几月都有可能。

常见的什么闰3月,闰5月闰8月,大家知道吗?我们也有闰腊月和闰正月,只不过 出现的想法非常非常小,一两百年才出现一次。

以 前面我们就跟大家聊过,你可能在闰腊月的时候,我们今年有两个腊月三十,闰正月的时候,我们今年有两个大年初一。

我们的农历 ,不单考虑了闰月这个问题,还考虑了节气这个问题,节气现在 基本上是每年24节气,每年15天换一个节气。

也就是说离我们最近这个节气,是清明,上一个节气就是清明节前15天,就是春分,节气在设定 的时候,参考的是太阳的运转,而不是月亮的运转 运转。

所以从这个季节讲,节气基本是按照阳历来定日子的,可不是每个节气,基本都是在那个日期左右转嘛。

而讲 春节,我们要感谢一个人,汉代的淮南王刘安,之前我们跟 大家聊过这个人,这个人不单是个王爷,生了名还有爱研究学问。

府里养大量的方士也好,练丹的人也好,有学问的人也好 好,每天就跟着他吟诗作对,谈论文学,谈论各种稀奇古怪的知识。

最终在刘安的主持下,编写了一本叫淮南子的书,这本书里有一章叫天文训,详细记载了原来的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我们本身 ,第一次全面总结二十四节气。

而且汉武帝舆学术成果拿了过去,编纂进了太初历,从汉武帝开始长达2000多年,我们使用这个太初历, 这 真的可以叫我国的第五大发明。

5年前我国还把24节气申遗了,咱这个申遗跟韩国不一样,我们是2000多年前有文献记载的 ,那就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所以以后再有人问你,为什么清明,总是在4月4号或者5号,你就可以回答他了。

原作者:李承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