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单词

干杯 试卷上有这样一个仿句题:小草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知了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 . 学生交上来试卷,在第一个空里发现明显的学生 填上这样的答案:麦子把秋天的门推开了。一 看这个答案,脑子先是条件反射似的发昏,晕,什 啥时候麦子把秋天的门推开了?中国地方地方 在气候上可以说是四季分明的,本是在夏天 浙江热带季风气候区,但麦 子也在夏天成熟的,远的不说,宁海和象山的 有些地头就栽种了麦子。中考的时候就是麦忙的季 节。这样准确地凿出的事实为什么存在于学生的笔下所 走的方向背离结果奇一致?我在扪心自问间突然 他们走了经验主义的路。是啊,秋 天本是收获的季节,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不管什 么东西都往秋天里赶。不过这也难怪,这堆学生童 年的生活被坚固的水泥所焊接,被烧毁的东西成为 遥远的陌生。也许他们在小学里读到过秋天 田野里成熟的橙黄的大豆和火红的高粱,却没 有遇到哪一篇课文写过麦子是如何的一种植物 对于麦子的成熟季节自然只能靠凭空猜测,把 它搬到了秋天里。这些孩子离地面太远了。在我的 认识里,(学生知不知我不晓得)秋天有麦子 熟的,那是青藏高原的麦子(严格说不是正宗的) 麦子,相反青稞,和中原的大麦属性接近),那 里领地高,算低,所以庄稼成熟晚。如果这对 事后,那雪花不仅把冬天的门推开了,同时胡 八月时间把边塞的门推开了,八月却秋天呢 。特殊不是一般,我们要告诉学生是一个合宜 的答案,这样的认识就必须建立在对一般性存在事 物的认可上的。

我们是流水改卷,这题不属于我改。我想我们的老师应该知道如 何把握的。结果凡是这样写的,统得了满分。 呜呼!何必认真,句子通就行了,管他麦子稻子 但现在我想问的是:我们的语言文学 习和生活到底是什么关系? 借用《语文学习》 》封面上的一句话来定位: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

如果说学生欠缺生活经验产生的偏差还可以原谅的话,那么我们大多数 老师在面对学生时的语文呈现给你的和生活相左的 答案的时候,给出明确的更正考虑不是最严重的 要一些吗?现实是老师正在课堂而皇之地领着学生往前走 远离生活。这不值得好好思考一下吗?如果说 是在小范围的考试批改上出现纰漏了以往 宽处理解答话,那么在有影响的报刊上郑重的出现 引领老师学生走向和生活的路上去学习的事实就不能再好好讲一下了。

《语》 文报》中考版276期第四版上看到了这样的内容 内容:有一位候选人在作文中这样描绘梨花开放的悼念 :“密密的叶子间,零星地开白花。”这句话 子写出了花和叶子的样子,但不够活泼,语言平 普通。既然花很少而叶子很多,那不能换个词来 如果把“开”换成“扩展”,不仅能准确 镰地绘画出梨花初开叶很文雅。 改上建议来看,改后确实比原来的词锻炼表现力 但我还是感觉有些别扭,梨花初开时,满 树是白色的欲放花开花落。哪里有叶子的风景?梨树 先是树满开花,然后再是叶子绽放。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写雪写的可真形 象。我们的语文老师不是先发现学生反映生活的 确实不行,那就再引导学生修词炼句? 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欠缺了对 生活现实的身体贴入微观察,作文是难以理想化的。

离开生活的厚土来搞一些形而上的美丽 词汇缀饰,如果去掉了本质的生活,固然会变成文 文字装饰一新,但并非无形中有助于远离生 体味和感悟就可能成 为美丽的楼阁,缥缈的蜃楼。艺术不是闭门造车 ,它不竭的力量一定在源头——那就是生活本身 。想当然是一种不可割舍的伤害。

【发于《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