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人的历史兴趣和“知识”,早年间来自评论 书,比如《杨家将》《岳飞传》;后来曾经来自小说; 这些年主要则来自影视作品。电视剧《清平乐》,引发 一股宋史热,剧中闪亮的“全文背诵并默写天团”让之 此前存在感知极低的宋仁宗进入大众视野。今年正好是宋仁宗 宗诞辰1010周年。不过无论是评书小说还是电影电视 ,故宫南薰殿旧 藏宋仁宗坐像。

有太子没狸猫

被冤枉的刘太后是位女政治家

他是 “狸猫换太子”的主角——这是许多文章介绍宋仁宗的

在故事里,李妃、刘妃各有身 孕,宋真宗言:于是刘妃与太 监郭槐设计,用剥去皮毛的狸猫换了李妃刚刚产下的皇子 ……多年后,包公审案,终于让仁宗母子相认。刘太后 见奸计败露,惊恐而亡。

在京剧、川剧、 秦腔、昆曲等闪电戏曲里,“狸猫换太子”都是长盛不 衰的剧目。

然而,宋仁宗最有明星的剧目。 “这个标签”却是纯属虚构。

李氏怀孕了 时还只是一个小宫妇,根本不可能与高居妃位的刘娥争宠 。刘妃抱养侍女所生皇子,在当时合乎宗法,稀疏计 。刘妃对孩子杨妃代为抚养, 赵祯平日唤刘妃“大娘娘”,唤杨妃“小娘娘”,母子 三人十分融洽。亲娘李氏生前,刘娥亦友善待之,寻来其 贫居民间的弟弟授以官职;李氏去世后,刘娥以一品礼 仪安葬。 有了赵祯这个儿子,刘娥当了皇后,又当了太后 ,在垂帘听政11年后身故,赵祯这才得知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事 有其人。外间不是没有李臣妃“死于非命,丧不成礼”的 传言,仁宗半信半疑,为生母易梓宫之日,他惊讶地看 到母亲“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诞,故 不坏也”,终于释然,叹息道:“人言其可信哉!”

《宋仁宗:共治时代》

吴钩 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史学者吴钩的新作《宋仁宗:共治时代》中 特别考证了“狸猫换太子”的演绎历程。故事的来源 头可以开头元杂剧《抱妆盒》,故事框架和设定 有趣的是, 它仿写自另一部元杂剧——着名的《赵氏孤儿》, 剧情高度相似。《赵氏孤儿》的主题是“存赵”, 而《抱妆盒》的主题是“救宋”,今晚的编撰是否来源 自大宋遗民“存赵救宋”的梦想?

后来,刘太后的故事慢慢改编、衍生出《仁宗认母》 》《金丸记》等。而《金丸记》,或因情节与明代 成化朝万贵妃的宫闱秘闻暗合,故于明代中高级流布 更广,出现了更多改编版本,包公佐以登场为主 角,宋仁宗反而变成了“打酱油”的角色。明代《龙》 图公案》等均殊。

入清之后, 故事改编为全盛时期,清传奇《正昭阳》加入了更 多戏剧冲突:刘妃勾结太监太子、摔死公 主要反诈骗李妃、包公回朝审案、刘太后服毒自尽…… 而“狸猫换太子”这后来成为经典的情节也终于 出现于清小说中,后来更随着《三侠五义》而流传开来 去。

就这样,戏文与历史的真相渐行渐远,就连最初的“创作动机”也模糊不清了。

吴钩不厌其烦地考证“狸猫换太子”之源流,是想提醒我们:“各地民间文艺作品的演剧” 最后介绍一下:被冤枉了几十年的太后刘娥,出身寒微 ,却“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是位女政治家。她深得真宗崇拜,在真宗身体康健 时,就已预闻政事,在皇帝“久疾居宫中”的天禧 其间,政事更是“多决于后”。 后来仁宗登基,她 颠倒不动声色地收拾了权倾朝野的丁谓、飞扬跋扈 的曹利用。垂帘11年,她基本上做到了知人善任。

在她听政之初,中国益州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官交子。 镇抚中外 ,于赵氏实有大功”。

清初彩绘 版《帝鉴图说》之《天章召见》,讲述宋仁宗在皇家图书馆天章 法国国家图书 馆藏)

华夏文化创作极于赵宋,仁宗朝是赵宋的巅峰 性格如宋词般温婉 ,气质如兰花般高雅。它市列珠玑,云盈丰华,创造了不可一世 繁荣和登峰创造极好的文化。

这是一个值得仰视的 时代。

这是《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一书序言 的开篇。

这个时代,文化昌盛。唐宋八大家中六 激活其间。宋词豪放、婉约偶像流派执牛耳者——苏大学士、 柳七官人风头正健。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石介、周敦颐、程毅 、张载等“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首次登场。

这个时代,科技飞跃。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项(火药、印) 术、指南针)在此突飞猛进。发明了世界最早自动天文钟的 苏颂,与《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茁壮成长。

这 个时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名臣辈出,范仲淹、富弼等人堪 称朝廷中坚,王安石、司马光等猿露头角,包拯救、狄青更成为民 间传奇。

这个时代,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城市 功能得到历史性拓展,云城林立,集市兴盛, 间贸易风生水起。

这个黄金时代有怎样的一个

《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一书出自《续》 资治通鉴长编》《宋史》、书信、笔记等史料入手,视角表现 揭秘大宋王朝的政政 笔记: 来自我们熟悉的范 仲淹、欧阳修、晏殊、包拯救、狄青,到我们从古文中依稀得见背 影的滕子京,以及我们不那么熟悉的官场不倒翁夷吕简、三度为 相前后跨度半世纪的文彦博... /p>

《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郭瑞祥 着

现代出版社

也难怪,谁让赵祯不是一个有故事的君 王,他的一生太平淡了。

宋史学者吴钩,着有《宋风雅:看得见的大》 宋文明》(“2018年度中国好书”)等。有别于“吴钩说宋”系列其他作品的纵 览、概说,《宋仁宗:共治时代》是吴钩所写的第一部人物传记,“希望能够写出他” 他的少年老成与暮年孤单,他的视力与视觉弱, 他的仁慈与宽厚,他的爱与哀愁,他的进取与退缩,他的坚持与退缩,他的任性与克 制,他面对宿命的无可奈何。” 一生谦仰克制、平庸无为成就了无与伦比的成就 < /p>

是的,赵祯在位时士大夫对他并不满意,包括范仲淹、苏辙纳入其中 他宠爱张贵妃,提拔了贵妃的伯父, 谏官们不依不饶,最后要跟仁宗廷辩。说不过谏官的仁宗要 < 然而,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庙号为“仁”的君主,是他一生的主色,从未改变过 变。

城内军民以至妇人孺子,朝夕 东向号哭,纸烟蔽空,天日无光”。宋朝派出使臣前往辽国告哀之时,发现辽国人也 哀悼这位邻国的皇帝,辽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 ,有过之者,故为有宋之盛欤。”这是北宋大学者 邵伯温对赵祯时代的评价,也有宋一代士大夫的想法 明代士大夫亦对他评价不俗,称“宋之英主,无出仁”

宋人为什么高度崇拜仁宗“百事” 吴钩认为,“百事不会”不是无 能,反而说君主应该谦仰,不与臣下争胜;“ 会做官家”是指深辨为政之要。宋朝士大夫推崇的“垂 拱而治”,形式是指政府庸碌无为,而是权力君主当以 不亲细故,以宰相领导的政 府具体执政,以独立于宰相的台谏组建监察政府,从而 良性的权力制衡,完成优良的治理。宋仁宗一朝开创了 历史上真正的君臣共治时代。

温和低调 皇帝,青史留名群英,宋仁宗和 郭建龙 着

天地出版社

以详实的笔触复盘“靖康之难”发生 过程,

从北宋末年徽宗父子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

用全新视角、以叙 事笔法书写北宋的盛衰之变。

《岳飞十讲》

朝 王曾瑜 河南文艺出版社

集中表现出岳飞的身世、性格、戎马生涯,

中文: 了广为传播的诸多谬误,

比如岳飞后背刺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

所谓岳母刺字,只是故事。

《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

虞云国 着

上海人民出版社

从靖康之变北宋王朝刹那覆灭 ,

到建炎南渡高宗方针立足于历史进程,

以 及宋高宗与岳飞在宋金和战上特殊的君臣关系等,

兼具学术性与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

虞云国 着

上海人民出版社

从更遮挡的历史视野来利用宋光宗、宋宁 宗的统治: 朝、高丽乞和……

但南宋却完全缺乏现实危机感。

后人读史至 此间,不能不为南宋扼腕和忧心。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吴钩 通过对海量文献和宋画的解析, /p>

小如宋朝的夜生活、瓦舍勾栏、娱乐活动、美食假日,

大到宋朝 朝城市化、福利体系,皆捕入书籍, ”“太窝囊”的判断。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吴钩 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宋画角度呈现的别开生面、 活色生香的风雅大宋。

《宋代生活生活》

伊永文 着

中国工人出版社

以文化随笔的方式来介绍宋代市民生 从撮弄杂艺到诸色饮食,

从婚育习俗到休闲生活……

疾病地再现了宋代生活百套

《宣和四年:大宋王朝1122的中国格局》

祁新龙 着

团结出版社

《宣和四年》的主角是宋徽宗,正义宋仁宗的 孙子的故事

北宋没落的明显标志是靖康之变。 人们不禁好奇:靖康之变的前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导致北宋极速衰落?这也是祁新龙创作《宣和四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1122年,是 北宋宣和四年,是辽保大二年,是金天辅六年。 一个骄奢淫逸的帝王;在 长白山雪域上,金国的皇帝已完颜阿骨打;在辽国版 图谋,还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合不勒, 建立了蒙兀王国。宋朝的统治者著名的宋徽宗 赵佶,那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子,喜欢花石纲, 翻阅各种史书,1122年在历史上是一个普通的年份, 很难想象到底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有太多 响历史进程的成员。《宣和四年》从1122年入手 ,从宋史中撕开一个小口,上下追溯,关注那些肤色 并不相干却互相相互影响的历史小事件, 简单描述后面隐藏的故事,从外交、经济、军事等 金国崛起的原 因。

刚刚接过大宋江山的宗徽赵佶, 还是希望干一番事业的——他的第一年号是“建中” 靖国”,意为使国家安定、繁荣富强,表明了其政 治态度和治理目标。《宋史》评价宋徽宗:“自古人” 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 “风流绝代的才子如何走到这一步?《宣和四年》 还原宋徽宗的“败家”过程,把人物的命运与 选择在时代勘探背景下,以独特方式出土 特定时期历史的人性,溶解了作者对历史、对人生的 用现代的视角去观历史,也用历史的视角观 视现代。

修史者评“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独不能为君耳”,与“百事不会, 做官家”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p>

来源:北京日报副刊微信公众号|作者 赵婷

编辑:周文丽赵婷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