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6日电题:年终策划:2020,我们比个“V”

记者 李金磊

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世界,一切都陷入停滞。中国在经历了经济巨轮失速后的成功,上演了“V”字反弹,我们也经历了 一些“V字型”的生活食谱。 在这个一个“V”字的背后,是全国各界不畏艰难的坚持与努力。

3月2日,北京企业的员工在写字楼入口处排队,要求提供身份信息 及接受体温检测后进入内办公。中新社记者 侯宇 收入之“V”

——从降薪判断到收入逆转

时代的一粒钱,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 今年,对于北漂刘萌(化名)来说是坐过山车的一年,从降薪到失业,再到重新找到工作,她的收入也成功实现了逆转。 /p>

“2月份的时候,公司突然发通知说,受疫情影响,需要全员降薪,领导降薪50%,普通员工降薪30%。”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刘萌看 到了后通知有点懵。

“当时我还自我安慰,降薪30%总比不发工资强嘛!但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 了人力部门的通知,我被‘优化’了。”屋漏偏遭连阴雨的萌刘一时难以接受被评判的现实,不过好在公司利索地按照劳动法给予了经济补偿。“事世无常,我也 只能安慰自己‘也许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失去工作的刘萌,收入也跌到了谷底。不 过去,随着寒意褪去,天气渐暖,刘萌在7月份终于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还是在互联网行业。“身边感觉人去也都顺利找到了工作了,下面明显好很多。”

如果说明亮的生活是暗淡的,接下来的生活则明亮起来,刘萌的收入成功实现“V”字反弹。 “现在的薪资是以前的1.2倍。感谢经历的一切,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打工人刘萌的经历并不是孤例,她的收入是手工曲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疫情的影响,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收入 可支配收入8561元,城镇价格人口实际下降3.9%。而到了三季度末,居民收入实际上已是创年内首次转正,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失业人口支配收入23781元,城镇价格人口实际增长​​0.6%。 /p>

资料图:长沙“夜经济”逐渐复苏。市民在夏季夜间出行消费传统美食。 杨华峰 摄影

消费之“V”

——从门可罗雀到人头济济

随着收入的回升,消费也上演了激增。在社交媒体上 ,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报复性消费的经历,奢侈品店、火锅店、奶茶店门前来自疫情的门可罗雀、冷冷清清,最近的排起长队、熙熙攘攘,最近一家网红奶茶店开业 排 队8小时、一杯500元的“盛况”让人惊叹不已。

“路过各大奢侈品门口,看到排队人头济济,心里很是纳闷:哎?现在买东西是钱吗? ? 午饭后路过爱马仕专柜,相熟店员推荐说秋冬系列鞋子很舒服,上脚试完:真香!于是迅速加入报复性消费队伍。”

“疫情刚过我一个月只花一 千多块。一个月现在头加购物我能花3000块,这福利报复性消费吗?”

“两个月买衣服花了10000块钱,报复性消费时候结束了 了。”

各地夜经济的持续复苏,周末伟大商场里的人头佳丽动,直播镜头前李琦们声嘶力竭的叫卖,秋季第一杯奶茶的火爆,让人感到中国社会的烟火 气越来越浓。

打工人的报复性消费,反映到商家,就是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便利蜂提供中新网的数据显示,门店总体销售情况良好 ,已超过休前水平,咖啡单店平均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周一至周五的午餐高峰时间段,商区店热餐柜前排起长队,部分门店热餐销售达四百% 多份。

除了买买买、吃吃吃,精神消费也持续攀升。内容消费平台喜马拉雅对中新网记者表示,2020年1月至10月,喜马拉雅内容消费同比去年增长90% ,二次元、影视和教育成为今年销售额增长最快的品类。

越来越多人的复仇性消费、复仇性消费,不仅拉升了自己 的体重,也成功把消费的早已拉回正增长。今年8月份,社会零售零售同比增长0.5%,意识到年内首次转正。10月份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原来今年首次转正 首次转正。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人们观看升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影

旅游之“V”

——从一动不动到说走就走

“初一一动不动,初二按兵不动,初三纹丝不动” ,初四岿然不动,初五 依然不动……何时能动?钟南山叫行动才能动!”在疫情暴发和扩散期,民众积极支持抗疫,待在家里不出门,变身宅男宅女,无数人的旅行计划也泡汤了。

>

出境游和跨省游被暂停,旅游需求席被压抑,旅游行业也遭遇“冰封”。去哪儿CEO陈刚表示,随着旅游出行需求达到冰点,卷过来的退票压力加大 让旅游平台承担了巨大的服务压力。

随着国内疫情取得重大成效,转入常态化隔离阶段,7月份跨省游,憋坏的群众终于可以恢复了 放飞自 我,重启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黄金周,熟悉的“人从众”又回来了,拥堵导致高速成“停车场”的场景再现, 多地景区门票售出情况,好不热闹。10月3日,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当日门票已售出情况,这是自3月24日以来首次出现门票售出情况。数据显示,8天长假期间,全国共售 国内接待 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

薇作为一名拥有超过10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外企白领薇(化名)在蛰伏一段时间后,开始了报复性 旅游。10月份新疆自驾游10天左右,之后还去了青岛、丽江、大理、三亚……“我们去买了周末随心飞,几乎每个周末都会飞一个地方去。” 薇薇说。

随着旅游需求的释放,旅游业也迎来了“V”字反弹。携程集团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实现首季度以来新冠疫情暴发的盈利 去哪儿表示,8月国内酒店预订量首次出现正增长,9月国内酒店预订量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按照目前的恢复速度,预计预计今年将实现盈利。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民宿预定量恢复至去年同期30%,“五一”假期民宿预定量上涨至去年同期65%,暑期游恢复至去年同期85%,至目前国内民宿 行业的复苏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90%左右,部分地区恢复情况甚至已经反超去年。

图为航拍洋浦港小铲滩码头。 骆云飞 投资

经济之“V”

——从被迫深蹲到迅速起跳

-6.8%、3.2%、4.9%。

今年是中国经济第一、二、三季度的已经了。在工地地产碰撞的 咣当声中,在日渐氤氲的烟火气里,在车水马龙的密集灯光中,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V”型曲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回想一 第一季度GDP已经出炉的时候,外媒的关注点是 “-6.8%是中国1992年公布季度GDP以来的最低值”。而当中国祭出一系列非常举措,疫情防控日渐向好,已经是经济转正的时候,美国新闻网(CNN)直接在 标题里说:“中国经济被全世界羡慕了”,彭 博社在评论文章里说:“中国经济归来,世界松了一口气”。

如今,中国的GDP原来、投资原来、消费原来、外贸原来、居民收入增 加快都系统转正,并提前完成今年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任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经济以预期的速度回归正常,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有望达到8.2%。

中国经济从深 蹲到起跳的“V”型反弹,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对此有仔细的感受。 智能运力平台满帮 给中新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快递货运数据在2月-4月疫情期间经历低谷,“6.18”期间达到小高潮,“双11”平台快递类货运量较“6.18”高 了7.65%,而两者的货运数据均质超越2019年“双11”。

“自行 汽车订单排到明年7月”……近期,自行车、小家电等行业出口订单明显增加,部分外贸企业反映出口爆单现象增多。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其出口的呼吸机一直处于爆单的状态,供不应求。新安化工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我国成功控制疫情给行业带来了机会,这是疫情下的“中国机会”。

在一个“V”字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恢复能力、肩负的责任 14亿人民生计的巨大经济体冲破疫情风浪,正加速航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