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各种有价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证券市场通过证券信用的方式融通资金,通过证券的买卖活动引导资金流动,有效合理的分配了社会资源、支持和 推动了经济发展,因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证券市场具有投机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经济的全局和社会的稳定。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 的子系统,它具有自身的结构参数与运行规律,但又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受到宏观大系统下其他子系统的经济冲击。外部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内在机制 是系统内部对冲击的自我响应和自我调整。生产、投资、外贸货币、财政系统都可能对证券市场系统产生外在冲击,而这些外生变量的冲击往往是复合的交叉的等作用,影响证券 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纯依靠货币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证券市场的发展,在敏锐地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进程, 集中体现了传统体制改革的困难与整个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同样这也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证券市场化发展程度先天不 现有的基金产品多为股票型基金,投资对象结构布局也多集中于股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位,一 开始就把支持国企产业作为基点的历史格局,导致证券市场实际上成为解决国企产业难题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市场化功能被置于次要地位,使得 得投资行为预期极不稳定,助长了领导,市场投资丰盛,祥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不能很好解决的市场之痛。另一个问题就是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监管体系功能发挥 虽然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未明确规定证监会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地位,但由于证券市场监管主体主体,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涉及证券业务 中国证监会之外的管理部门还包括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管理权力方面很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权力重叠,导致了中国证监会 另外,中国证监会对市场变化环化的反应存在时滞效应,往往是在证券市场发生重大风险后,证监会才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目前股票价格并不能很密切地反映宏观经济的变化,股票指数还没有成为预测经济周期的一个先行指标。为完善股票市场的发展,提高股票市场的效率,实现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 下面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一直在进行休眠,但是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利率的波动还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为使利率的波动能动态地反映 供求关系,必须加快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根据国际经理 现有和我国实际情况,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市场纳入、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中央银行在对再贴现窗口指导 的基础上放开贴现利率,扩大贴现和再贴现规则,模子,促进市场的发展。第二,继续扩大存量贷款利率的浮动波动草案完全放开,扩大商业决定银行利率的自主权。 ,改革利率结构,使不同层次的利率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统一利率、 有限浮动利率和自由浮动利率多层次并存的利率体系。

2、推进股票市场国际化进程。首先,符合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动作。中国政府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 其次,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

这两种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还是一个青少年,以后的拓展空间很大,要把握好节奏继续B股市场是我国股票市场国际化的开端,但是B股市场存在发展方向明确、市场动力不足、市场 透明度不高和市场融资功能丧失等问题,必须对B股市场重新进行定位。以目前的情况看来,让A股、B股市场并轨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个过程不能- -蹴而就,但若使股票市场国际化进度加快,这是必然选择。

3、培育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引导理性投资。国外成熟股票市场的经验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一-定编程有利于引导股票市场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入世后, 我国的股票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价值投资的理念将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而机构投资者将凭借其强大的研究优势、科学的投资方法和理性的投资决策引导 并且还可以改变小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完全的外在性,使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因为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股东监督之下,上市公司才能迅速树立形象 提高经营业绩,给投资者以最优化回报的理念,切实转变经营机制,推动科技进步和资本运营,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市场,实现规范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