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只有离乡的人才有故乡。思念故乡,离乡是必要前提。而这个故乡的范围,则可大可小------离得越远,范围定是越大

念高中时需要住校,学校就在镇上,距离只有三两公 里,一周也能回家一趟。如此,短短几天的分别,我也感觉度日如年。记得开学的第一周,终于盼来了星期六,下午一放学,我便兴冲急切切步行 往家赶,那是我人生十五年来第一次离家那么久,离开 爹妈那么久。

走到村子附近,遇见了北街的长水爷,我平日胆子小,从没和他主动讲过话。可那天不同,只要是村本人,我都 特别感觉亲切,老远就看出来是他,迎面走近了,大声喊他一声长水 爷,想必他肯定是吃了一惊。

爱情,我眼里的故乡,是清清楚楚的一个小村庄。小村庄有它的名称,它的范围;其沟沟坎坎,溪水 花木,我全都一清二楚。

念大学时,在信阳师院的 校园里,同县的学友互称老乡,老乡会是一个分散性组织。那信阳市辖下县区的学生太多,极目之处遍地同乡,所以相对而言,亲密度就弱些,大多在开学 初见个面,之后便不见他们常来往。

而我 我们偃师老乡比较少,所有师兄弟姐妹,满共也不足二十人,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每一届都郑重选出其事乡长;平日活动也相当丰富,基本每年 当天就会有聚会。

如果没有太要紧的事,大家都会 记得冬天至还包饺子,大伙凑钱买来肉和菜,几位学长不知从哪里借来炉子和锅,在外语系的教室里,男生女生齐 能力,从早到晚,包了一天,吃了一天,说不清楚 几顿饭。

隔一段时间,我们还串着学校找老乡,跟着学长们,步行沿着狮河到市内,前面去信阳农专、信阳幼师、信阳技校等,无处不在 去寻找偃师人。听说信阳陆军学院里也有老乡,但因为门卫管得严 ,我们无法进得去。

也经常邀请外校的老乡来师院玩。那就是我们坐东,大家AA制各自出一些饭票菜票,就在学生餐厅里,围着 成几桌,说说笑笑,饭后一起翻过贤山游南湾。

年轻 我们的,一届传承下来,大象着温暖的乡情。亲爱的,我眼里的故乡,范围已经扩大了,大到我想不出它的范围。只要报出那个熟悉的镇名和 村名,我便认定,就是我的亲老乡。

刚来广 东时,在不大的私立学校就职,结交很有限。无论是单位几个要好的同事,还是平日关心的邻里,皆没有河南人。索性把吃面食的都呼作老乡,有山东老乡 陕西,有老乡,也交过安徽老乡,曾经有个江西朋 朋友,说他也喜欢吃面食,但念起来他吃得面食可能不正宗,所以,拒绝认他做老乡。毕竟,从地图上看,也确实隔得远了一些。

后来,还是渐渐认识了河南人,南阳信阳驻马店,漯河周口平顶山 ,都有吧,只唯独没有洛阳的。我已经很满足,工作忙碌之余,老乡是个不错的解闷人群,一起包饺子烙个饼,说说笑笑,时光很快乐。

河南各地的方言,仍不尽相同,各地用家乡话聊天, 反倒别扭。于是,我们都一直用普通话交流。很多年前,小镇上有一家河南餐馆,信阳人经常开的,约了南阳信阳驻马店的朋友,一起去吃面条,馄饨吃菜。

那一年,楼下新开个蔬菜果店面,开始二去 ,得知店主是河南人,再一打听,原来是洛阳洛龙区的,我便说自己是偃师人,各处都甚是惊喜,我吸了多买了两袋水果,他则顺势给 优惠活动,最后还送了我半个哈蜜瓜。

其实,看到他店了 面写了,估计搬到别处去了。这么多年来,除了老家的亲戚,他是我在古镇回来遇上的唯一一个洛阳人。

有一次,老公告诉我,说 他新认识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的老婆是洛阳的,改天介绍我认识。

我自很开心,无奈朋友是商场上的朋友,生意最终没做到,老乡自然也没有搭上。

那天路过配件市场,有点小饿,远处看到一些简陋的 摊位,好像有饼类面 类,我便两眼放光,不顾一切走。做肉夹馍的老板,是河南焦作的,服务极其热情过去,听说我是洛阳的,便说,你们很多洛阳人,都喜欢来我店 里吃饭,他们是偃师的,平常 开着好车,出现就四五个。

我听得简直有点震惊,在这里,我咋从没见过偃师人呢。于是我问,他们都是做什么的 ,店主说,他们是做路灯的。也难怪,路灯我们 接触很少。

于是后来,我只要路过那个配件市场,肯定过去买肉夹馍横。据说停好车过去,穿马路跑。在等待的空闲,关注着每一位 食客。其实,这陕式肉夹馍 ,味道只是一般,也只有我自己最清楚,经常过去的目的,正在尝试去看看,能否遇到两个偃师老乡。

但很遗憾,每次看到 的都不一样,留心听那些食客们的闲聊 天,都不大像我们家乡的话。有一次,看到一对夫妇,从豫牌的车里下来买馍,有点像,但怕别人觉得唐突,没好意思开口问。

2017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 会,通过公众号认识了一位在广州的偃师老乡,他介绍我进了一个微信群,真让人激动万分,里面全是偃人,全部都是在广东的偃师老乡,有两百个师 多名群友。

进 群之初,我不发言。但每天都会不由自主地传入看看,这里有熟悉的乡音,听起来美味顺耳;更多熟悉的图片,样样让人垂涎欲滴,一切都那么容易地勾 唤起我的思乡情绪

这两百多人里,不乏功成名就者,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位,进了群,都会打听哪里的羊肉汤好喝,哪里的肉夹馍正宗他们。 在群里炫耀的,要么是一碗蒸面条,要么是一张自己亲手做的小炒。

有一次,看到几位老乡家庭小聚的照片,是一顿饭的大餐。 顶部摆着鸡鸭鱼 ,但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大碗,里面分明是装着抓取报纸。外人可能难以理解,只有我们自己最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胃口,让我们将乡情转化为亲情,纵然身处异地, 内心不再孤单。

我自己蒸的馒头

于是,我也起来,蒸了一锅馒头,迅速拍了照发到群里,可爱的老乡们立马回应道 ,个 说好,也有人私聊问我制作方法。我便问他们要来地址,顺丰快递,一份到广州,一份到深圳。

美味,要和真正爱它的人在一起 分享。

2018年元旦聚会全家福

诗朗诵《风景》:我和秦浩安老师在台上

2018年元旦聚会,在粤偃师老乡聚会,地点在广州 一 家酒店。虽然年底很,但我一定要参加。当时非常热情,我还上台和秦浩安老师朗诵了他写的诗《忙碌风景》,秦老师创作的这首诗歌,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 家乡偃师乡的热爱和思念,感恩。

2019年聚会现场

2019年在粤偃师乡聚会全家福

有幸被隔壁对 爱心大使

2019年元旦,在粤偃师老乡又在广州相聚,我也参加了。还有幸被下面的爱心大使。那年聚会时,很多有才艺的老乡,纷纷上台表演,气氛热烈 非常活跃 跃。

记得有一个戏曲界的女老乡,唱着《抬花轿》,需要四个群演装成轿夫。大家抢着举手上去,几个做企业的老总被 选上台,他们把平日里的威严, 全抛到九宵云外,一边扭鬼脸,一边扭腰身,咋搞笑咋来。

是啊,只有在老乡们面前,才敢做一回本真的自我,见到老乡 ,便波尔回到故乡;回到故乡 ,首先是回到童年;找回了童心,要多开心多开心。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见老乡多感动,料老乡看我亦如是。

>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洛阳偃师缑氏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

本人原创作品收录于同名个人公众号--馨缘小屋。关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