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背景
观课议课是以课程参与者(课堂)现象为依据,基于教学的关系和关系,围绕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对话讨论,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进和创新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门研修活动。观课讲课由陈大伟教授首度普及和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深耕与实践,观课讲课已经初步具备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在基础教教育领域产生广泛和积极的影响,形成了深受广大教师欢迎的课程内容和研修方式。
为满足教研员、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学习和实践观课课、以观课课实现专业成长,促进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新网师特打造“观课课与教师成长”课程。
二、课程理念
1.实践导向。针对学习者观课课与教师成长中的问题,运用实践案例分析和讨论方法,培养实践的研究能力,提高学员观课课与教师成长的实践水平和能力。基于改进实践目的,搞同一学校多人参与,几位学员共同学,同时学,在实践中关照着学,形成对本校和地方教育实践的变革力量。
2.整体提升。借助课程与研修活动调整生活状态,重塑思维方式教师成长新认知,获得观课课新技能,提升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实现自身新的专业成长。
3.参与共进。参与学员用实践所反思的方式参与,用心参与学关照实践,用学习改善实践,学绩用;参与互动交流,贡献实践问题和积极改进经验,在学习和观课课实践中,“让我们同在共行”。
三、课程导师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中陶会新教育分会副院长,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主要研究教师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观讲课、课程与教学课改革、教育科研方法;前期出版《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幸福教育与教师成长八讲》《影像中的教育学: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寓言中的教育智慧》《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等26本个人专着。
四、研修内容
五、学习资料
1.自备教材:陈大伟着《观课课与教师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必选)
2.学习期间,积极进行相关的文献研讨和学习。
六、绩效要求
1. 本课程共8次研修活动,学员必须全程参与5次及以上,少于5次者成绩记为不合格。
2. 作业安排,课程安排8次作业单元和1次期末作业。单元作业占课程成绩60,期末作业占40。作业要保证独立完成,并结合自身实践和课程学习要求,格式规范,贡献有实践价值的研究问题以及具有实践变革意义的观点和观点。
“观点课课课与教师成长》课程组
讲师:陈大伟
助教:于似芳
2024年7月
我给新网师提建议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
编辑:杨茜
审核:刘凤娟刘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