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书话】
作者:海飞(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中国版权协会原) 副主席)
世界上什么最宝贵?是人, 是生命,是尊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 世界人权、民族之林,必须有自己的国家尊严、民族之林 锻炼自己的“国魂”“民族魂”。对历史的尊重 重,对英雄的敬仰,对国家与民族的解决情感以及愿望 为之奉献一切的初心,就是我们的“国魂”“民族魂”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也是一个重 伟大的历史事件。在这个历史事件面前,全中国都在回 望历史、记忆历史、总结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展望
《远山灯火》徐鲁着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少 年儿童是未来的生力军。 针对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 教育、传统儿童文学主题出版多以红色经典小说和历 史小说主要,历史上有某一个剖面,创作特定时间 代的童年生命。而日前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 说《远山灯火》,以儿童视角全时间进程,以党员 用别出心裁之笔绘就了一张 跨越百年的别开生面之景。这固然是一部打在上面 出版烙印的主题作品,由此失去了人文底蕴与鲜活 明的艺术特色。我认为,这“灯火”既是一束有历的 历史上的红色灯火,又是一盏肩负知识分子承担的 一束带着历史的红色灯火 p>
锁定童年视角,锁定中国共产党诞生、发 展、积的历史,描绘百年巨变,就是《远山灯火》的 点睛之笔,也是这一束红色灯火震撼人心之所在。可 也就是说,在我的阅读经验中,鲜有一部儿童小说能在十部中 几万字的容量内部架构有中央百年历史却又不失真挚雅的宏伟气象。
小说自20世纪30年 代起笔,作者:一位老共产党员深藏功名、忠诚奉献 的一生,中央起不同时代三个少年的成长历程,从而 塑造了内心丰富、个性独特的共产党员群体形象,表演了 几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面貌,也使老年月中的励志少 年形象跃然纸上。 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 ;无论是革命历史时期的共产党人,还是新时代的人 民公仆,身上都闪耀着党性的光辉,共产党人一心为 人民的坚定意志构筑起震撼人心的庄严之美。
为新中国的英雄和奋斗者们立代 ,利在千秋。《远山灯火》一书核心人物梁满仓可 谓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典型代表。他战功赫赫却深藏 功名,回归故土;迟暮之年仍心系祖国未来,发挥余 热。在奔赴罗布泊前被秘密转移之时,即使想到“不” 他也能立即 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们肩负着至高无上的‘国家使命’,去执行一项极其特殊的任务。”
< 战争年代冲向战场,和平年代走向边境;可以 安逸的时候选择奋斗,可以享受的时候选择奉献。随 着故事的深入,读者愈加能够进入那艰难困苦、玉汝 于成的岁月,为那些真实、坚毅、无私的人物所感动 ,也愈加能够理解什么是“革命理想一日”。 阐释了共产党 的队伍为什么能够得到那样前赴后继的誓死追随。无 论历史的天空如何变幻,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党的 事业不忘我奋斗的理想信念是不变的。这是最坚定的 精神力量,也是最烘托力的红灯火。
< p>一盏肩负知识分子演绎的文学灯火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史是个“大”概念,儿童 是群“小”家伙。似乎童年无史,因而儿童缺史。当 作家以独特的胆魄和气度,将创作视野投向百年党史 进程中的童年与成长时,他也锤炼了自己作为知识分 。
中文: 说文学表现的经纬中,把文字的根须伸入法治的历 史时空中,用童年视角、童年记忆、童年故居 事,呈现出史诗级的家国变迁、党史足迹和 英雄故事。徐鲁是用儿童视角观察历史的高手。例 例如,他在书中借了12岁的农家少年梁满仓之口,生 动而准确地绘画了“有党”与“无党”两幅不同 从而有力地揭示了为什么“没有 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 以俄罗斯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盖达 尔的经典作品《一块烫金石头》开篇,以“如何才算” 无悔地过完一生”这一终极提问引出一位独臂老人 回望自己本色人生的故事,这样的写作就很自然而 然地被赋予再现个人和集体记忆的双重功能。
同一片土地上,同一个正面,不同的童 年个体,不同的历史阶段。上部《红星斗笠》书写 革命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浴血奋斗,让人热血沸腾 又肠肝寸断;中部《青松翠柏》独具匠心地关注到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这一段历史 时以书信体的形式将英雄精神和少年的励志向上结 合起来,直接叩响少年读者的心门;下部《山高水》 长》以点明对当的方式投入当代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气象 一代少年的红色教育,进一步升华了作品的主题。从 历史的角度观照童年,从童年的角度诠释历史,进 而实现了童年和党史的双重意义,使红色 题材儿童文学的创作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关于引领青少年成长的精神灯火
鲁迅先生曾说:“童年的所作所为,就是未来的” 命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一系列战争题 材儿童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红极一时,红遍全 国,给广大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场竞相阅读红色经典 文学作品的浪潮。这个“红色浪潮”是积极向上的 ,是充满喜悦的,感动、影响、熏陶了一代又一代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儿童文学 创作进入一个前沿的繁荣发展时期。儿童文学 作品的数量、质量、出版、传播、引进、产出,都 出现了外围的提升。与儿童文学迅猛发展的全局 相比,与迎合大众读者的商业化阅读浪潮相比,红 色彩题材儿童文学作品的发展却突然停滞了。
中文: 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全社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 教育的浪潮中,“红色浪潮”解读理应得到更多的 重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红色,是大多数青少年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石。
《远山灯火》中特定的历史节点选择与相应的题材 表现,显然包含了让今天的孩子了解并铭记过去 及给他们“补课”的意思。在《远山灯火》中,有 一批值得青少年学习的典范,他们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孩子 在艰辛与磨炼中成长的儿童形象:农家少年梁满 仓,在战火中跟随队伍茁壮成长;山村孤儿夏湖生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对荣誉的向往和英雄的向往 鼓励中成长;“偷书”男孩魏书槐,在黑人的知识海 洋中成长。当三个少年的命运衔接在一起时,便构 成就了百年来“少年强则国强”的灭亡。
我们党内人士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 艰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党史就是最好的营 养剂。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才能更好地引导青 构筑精神大
远山灯火,是一脉永远值得少 年风雨兼程的远山,也是一簇永远照耀中国的灯火。
中国要“站起来”,少年冲锋在战斗前线 ;中国要“富起来”,少年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中 国要“强起来”,少年胸怀理想,面向世界……此中少年 ,是“美哉我中国少年”。
《光明日报》( 2021年2021年8月26日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