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发展和安全

坚决打赢安全保供攻坚战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

去年最后, “拉闸限电”波及10余个省份,全国煤炭供电需紧张,煤价高涨。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地区,吹响保煤炭供应、保经济平稳运行、保人民安全温暖过冬“冲锋号”。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遵循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班子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工作部署,坚决扛起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的政治责任,狠抓发展和安全,以高站位、顾大局为重、重服务、严厉执法工作实绩,坚决打赢安全保供攻坚战。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产煤近11亿吨,同比增长10个,煤矿百万吨总量10.0136,其中第四季度向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煤炭管道9600多万吨,截至目前外省份管道电力超过2400亿千瓦时,为安全能源供应、民生用煤保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响应号召,紧急行动,社区增产增供

面对异常艰巨煤炭保供任务和高煤价利益驱动带来巨大安全风险,我们严格把产能核增关口,坚持“三增”、我们严格“四不增”:露天煤矿有增产能力的核增,批小建大的核增,建设煤矿延长联合试运行期的增加产能;对任一生产系统能力不足的不予核增,对靠增加采掘头面、搞“人海战术”的不予核增,对存在瓦斯、冲击地压、水害、滑坡等重大风险和灾害治理不到位的不予核增,对采摘或采剥修复的不予核增,切实实现合法合规、科学园区释放优质产能。自去年9月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责令6个批复推进118处煤矿核增工作,拟核增产能1.76亿吨/年,占全国拟核增产能60。

科技支撑,提速提效,实现增量保供

用科技手段推动减人保障、增产增效,2021年自治区督导建设90处煤矿共增加产能8510万吨/年,且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安全监察,加快“煤矿安全风险分析预测预警系统”建设使用,坚持执法监察线上巡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局领导、监察处室和分局(站)主

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服务保供大局

保供期间,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对煤矿生产的影响,针对煤矿不同违依法采取和程度,实施“五停三不间断”措施,即停岗不放心的人、损坏不合格的设备设施、停止没有把握的事或施工作业、停问题严重的系统、停产不安全的煤矿;实现能停人的不间断设备、能停设备不断施工、能停工的不停产,必须停产的时间要抓短,抓准关键点,盯住问题整改,帮助煤矿企业快整改快生产。

精准执法,打非治违,保安全保供应

牢记“安”全部是对保供最大的支持”“保安全就是保供应”,精准执法、深化打非治违,全年查出处弱势群体6040项(含含重大弱势69项)、同期增加61项。监察局暗查暗访组,落地深入赤峰、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重点产煤地区开展督查和明查暗访,全年办理有影响力的大案、要案20余件,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内蒙古自治区安全保障秩序。

非常时期,非常措施,确保安全保供

以“五个一律”推动煤矿企业补齐短板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管理项,全力实现安全保供。

一是保供煤矿一法定协议履行保供安全承诺书。

所有保供煤矿“一矿一策”制定产能释放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煤炭供应。

二是上级公司一律向所属煤矿派驻地安全包保工作组。实施“一矿一组”,组长由上级公司副总经理及以上领导担任,我们定期或随机检查包保工作组工作情况,对未派驻工作组、安全包保流于形式、不认真履职的,约谈上级公司主要负责人,推动企业主主体责任联动落实、整体落实。

三是煤矿企业实际控制人一律主持或参加月度安全办公会议。通过采取列席指导企业安全办公会议、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实施“逢查”必考”等措施,由事见人、由事警人,推动实际控制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基层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四是发生事故的煤矿一律开开展排查整改。去年四季度以来,全局执法人员原则上双休日一律不休息,执行双休日三级带班值班值守,局机关成立2个执法检查组,分局全体人员在线巡查或现场检查,以不间断严格执行推进各项措施落实。

当前,煤炭保供压力仍然很大,安全生产不能有前瞻性麻痹。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不懈“至上”,立足“两个两个根本”,全面落实矿山安全国家监察职责,坚强领导煤矿重特大事故,以优秀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责任编辑:刘强

中国事故管理报新媒体中心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