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这一制度的光辉历程和重要作用。7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塑造力和影响力。
这一制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政治领域的生动体现。它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和国家学说为理论根基,同时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展现出独特的本土性和主体性。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使其在“两个结合”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的精髓。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需要通过人民代表机关这一政治形式实现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这一思想的实践成果,它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关键,以民主集中制为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权构建的经典原理。
同时,这一制度也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它承载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传统治理思想,体现了“修齐治平”“执两用中”等文化智慧,成为中华文明与现代政治制度结合的典范。这种结合不仅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使其在现代政治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要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通过这一制度,党的主张能够转化为国家意志,党组织推荐的人选能够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确保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高效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它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环节,确保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还是决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实现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在国家治理效能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人民性治理、平衡性治理和回应性治理,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国家治理更加高效、有序。同时,这一制度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
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彰显其价值逻辑,在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其独特优势,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王炳权,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