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新闻】
“造桥这件事,总能让人找到新鲜感。”刘斌从2009年踏入桥梁设计行业,如今已是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桥梁工程分院的总工程师。15年间,他参与或主导了100多座特大桥梁和特殊结构桥梁的设计工作,在云南复杂地形中留下一个个工程奇迹。
云南的地质条件堪称桥梁设计师的“噩梦”——横断山脉的断裂带、喀斯特溶洞、高原峡谷,加上频繁的地震活动,每座特殊桥梁都要面对独特挑战。特殊桥梁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们需要打破常规思路,用创新技术解决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
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的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是刘斌团队的得意之作。这座桥横跨金沙江,连接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选址时既要避开地质灾害,又要控制成本,还得考虑景观效果。团队徒步勘测十多公里,最终大胆取消一端桥塔,将钢索直接锚入山体。这座桥不仅创下世界纪录,更开创了山区悬索桥的新模式。
“设计桥梁就像咀嚼食物,需要反复琢磨。”刘斌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在奉科金沙江大桥项目中,他首次在云南采用通道式重力锚技术,让公路从锚碇内部穿过。这个巧思既减少了开挖量,又提升了结构安全性。面对140米深水库区的高烈度地震带,他又创新性地采用多塔斜拉桥组合方案,完美化解了水深与抗震的双重难题。
翻开刘斌的履历,几乎就是一部云南桥梁技术发展史:丽江金安金沙江大桥、李仙江大桥、落吉河大桥、尼汝河大桥、黎明大桥......这些地标性建筑背后,是他带领团队攻克的一个个技术难关。
除了传统设计,刘斌还在推动桥梁智能化。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多个专业计算程序,其中“连续钢构辅助设计系统”已应用于30多座桥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坚持积累,脚踏实地,安全至上。”这是刘斌多年来的工作信条。在他看来,桥梁是百年工程,质量好坏自有后人评说。“能用自己的专业赢得认可,就是最大的满足。”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吴沛钊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戴菲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