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梦”常被拿来和“白日梦”相提并论,两者都指向那些虚无缥缈的幻想。如果说“白日梦”是清醒时的空想,那么“黄粱梦”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

Image

这个典故最早出现在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里。有个叫卢生的落魄书生,屡次科举落榜,心中充满苦闷。开元七年,他进京赶考路过邯郸,遇到一位叫吕翁的道士。或许是积压了太多情绪,卢生忍不住向道士吐露自己的失意。吕翁听完,拿出一个枕头递给他,说能让他好好睡一觉。卢生枕着它躺下,很快进入梦乡。梦里他回到家乡,娶了家境优渥的崔家小姐,后来考中进士,从基层官员一路升到宰相,子女也都飞黄腾达。直到八十岁寿终正寝时,他突然惊醒,发现吕翁还在旁边坐着,客栈炉灶上的黄米饭还没煮熟。

Image

卢生的梦境确实美好,这也是“黄粱梦”最初的含义——一场尽享富贵荣华的美梦。但再美好的梦境终究会醒,与现实隔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个典故提醒人们,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只会发现一切成空。

Image

如今人们用“黄粱梦”形容那些看似美好却难以实现的愿望。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中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也映照着现实与幻想的差距。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分清哪些是值得追逐的理想,哪些只是转瞬即逝的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