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面临三位一体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时,个人陈述和自我介绍是绕不开的环节。这两样东西看似简单,却能让不少学生抓耳挠腮。有人甚至花钱请人代笔,但这种取巧行为往往适得其反——面试官一眼就能看穿那些不属于你的经历。
写个人陈述就像给自己画肖像,没人能比你更了解自己的轮廓。你可以请老师帮忙修改词句,但内容必须亲自操刀。自我介绍更像是这幅肖像的口语版,需要更精炼的表达。先搞定个人陈述,自我介绍自然水到渠成。
写个人陈述就像搭积木,需要先准备好材料。把高中三年做过的事统统列出来,不管是熬夜刷题的夜晚,还是组织班会的经历,甚至是周末去敬老院陪老人下棋的琐事。别急着判断哪些有用,先用文档分类整理,学习、竞赛、社会实践各归其位。
接下来要做减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你特质的事情挑出来,像整理照片墙一样排列组合。每段经历要用一句亮眼的话开头,比如"组织校园义卖让我明白沟通的价值"。记住,真实永远比华丽重要,编造的经历经不起考官追问。
成绩单不会说谎。排名靠前的可以直接甩数据,进步明显的可以画成长曲线,中等生可以聊聊学习方法。竞赛获奖固然亮眼,但没拿奖的参赛经历也能体现你的探索精神。那个花了三个月准备的生物竞赛,虽然止步省赛,却让你学会了设计对照实验。
课外活动是另一张名片。班长职务不只代表头衔,更意味着你调解过同学矛盾;志愿者经历不该只是工时统计,而要说说那个总找你聊天的高龄志愿者教会了你什么。兴趣爱好也别随便带过,弹了十年古筝的手指和只练过三个月的手指,懂行的人一眼就能分辨。
专业选择需要真心话。别机械地复述官网专业介绍,说说你第一次对计算机产生兴趣,是因为帮爷爷修好了总蓝屏的旧电脑。对学校的向往也别停留在"学术氛围浓厚"这类套话,可以提提去年参加该校开放日时,某个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的机器人项目如何让你驻足良久。
关于未来规划,脚踏实地比空谈理想更打动人。想学医的可以聊聊在社区医院做导诊员的见闻,钟情新闻专业的可以谈谈自己运营的校园公众号。避免使用"成为行业领军人物"这类空洞表述,不如说"希望用算法帮助农民预测病虫害"。
自我介绍要像聊天般自然。把个人陈述里的长句子拆解成口语化的短句,加入些鲜活细节。准备300字和600字两个版本,就像准备正装和休闲装,应对不同场合。记得对着镜子练习,观察自己的表情是否僵硬,语速是否适中。
最后提醒,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给A校写的陈述里提到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给B校就该换成他们的海洋生物标本馆。这种量身定制的诚意,远比模板化的华丽辞藻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