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上下皆阳、中间为阴的卦象被称为"离"。为什么用"离"来命名这个卦?不妨从汉字本身入手寻找答案。

追溯"离"字的起源,会发现它的甲骨文字形非常形象。下半部分是一张捕鸟的网,上半部分则是一只鸟的图案,合起来就是用网捕鸟的场景。商代甲骨文的六种写法都保持了这个基本结构。

Image

到了战国时期,字形发生了明显变化。鸟的图案被移到了网的右侧,而网的部分则演变成手持弯曲网兜的形状。根据汉字构形规律,右侧位置代表内部关系,所以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字的本义。

Image

有趣的是,"离"字上部的"山"形结构。在易学中,山对应艮卦,象征捕获与掌控。因此整个字传递的意象就是用网兜成功捕获飞鸟的过程。后来汉字简化时省略了鸟的部分,但核心的"网罗"含义依然保留。

这个字背后还藏着更多秘密。为什么它能成为卦名?为什么既有"分离"又有"附着"这样看似矛盾的含义?其实用易学思维就能理解。

Image

在卦象中,上下两道阳爻就像编织渔网的经线纬线,中间的阴爻则是网眼和被网住的猎物。这种结构完美诠释了"离"字的本义。同时,阳爻从阴爻中心向外扩散的态势,又像阳光向四周放射,自然引申出"分离""分散"的意思。

当两个阳爻相对时,又形成相遇的意象,所以"离"也包含"遭遇"的含义。而被网住的飞鸟,就像植物扎根土壤、毛发附着皮肤,因此又衍生出"依附"的意思。这些看似复杂的含义,其实都源自对卦象不同角度的解读。

Image

汉字就像一个个密码,承载着古人观察世界的智慧。"离"字的演变过程,正是这种智慧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