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那年阴差阳错被分配到宜昌,进了一家国企,一待就是四年多。说实话,工厂除了工资低点,其他都挺好:人多热闹,活动丰富,工作也不累,特别适合当时年轻爱玩的我。财务处长和老总都挺照顾我,总提醒我该提升下学历。可我压根没当回事——车间里那些没念过几年书的人不照样当会计?我好歹是正儿八经的财会专业毕业呢!整天只顾着玩,结果两年后突然传来要"下岗"的消息。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心里直打鼓,生怕名单上有自己名字。等后来我真想主动下岗时,厂里却说人员已经精简到极限了。
既然走不了,干脆利用清闲的工作环境备考。我这人向来随遇而安,倒也想得开。注册会计师考试居然一次就过了。第二年估分觉得发挥不错,立马写了辞职报告——之前交过几次都被驳回。这次我在报告里写得很动情,说要是厂子有起色我肯定留下奋斗,但现在实在看不到希望云云。没想到处长真批了!离职后先休息三个月,回老家陪父母,又和丈夫团聚了两个月。成绩公布那天,看着合格线上的分数,我长舒一口气,转头就进了会计师事务所。
没想到在这家事务所一干就是这么多年。常有人问我:"审计还没干腻吗?"确实累,刚入职那阵天天头晕眼花——在厂里悠闲惯了,突然天天加班哪受得了。但看着工资条上翻了三番的数字,再累也值。更意外的是,工厂里学的本事在审计时全派上了用场,连领导都说我比老员工上手还快。后来转做资产评估,照样干得风生水起。换作是你,干什么都顺风顺水,还总被表扬升职,能不越干越起劲吗?
如今从零打拼到有房有车,回头想想,全亏了在工厂那四年。那时候把课本知识全转化成了真本事,老师傅们手把手教我认清了工业企业的整套流程。后来带实习生时我总说:"想当好会计或审计,先去工厂历练半年。"看他们不以为然的表情,就知道年轻人还是嫌工厂条件苦、工资少。可会计这行讲究厚积薄发,工厂里摸爬滚打的经验够用一辈子。企业做账哪会完全照搬课本?没在车间里泡过的人看见特殊账目就发懵,但对经历过工厂磨练的人来说,只要搞清楚生产工艺,不管查账还是做账,资产还是成本,都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