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 Schmitz
年初疫情期间,民政部门曾发布通知暂停婚姻登记相关服务。当时才知道原来现在领结婚证还有专门的颁证仪式,据网友描述,就是在领完证后有个简单的小仪式。
最近看到民政部和全国妇联联合发文,建议将颁证仪式纳入结婚登记常规流程。文件提到要让新人在庄重仪式中宣读誓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置室外颁证场地,甚至邀请地方领导或社会名人担任颁证人。
这个提议引发不少讨论。有人认为仪式感能增强婚姻责任感,就像宣誓一样具有心理暗示作用。也有人调侃说这就像"入会仪式",通过形式感让人更难退出婚姻关系。
结婚毕竟是私事,传统上都是新人自家操办。要说婚姻指导,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能比行政指导意见更合适。特别是邀请领导名人颁证这条,感觉有点越界了。
想象一下自己结婚的场景,更希望由工作人员简单主持就好。那些素未谋面的领导名人来颁证,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就像国外婚礼通常由牧师主持,人家也是教堂工作人员,不是什么社会名流。
参加过几场婚礼,证婚人清一色都是双方家族里职位最高的领导。有次见到个大领导证婚,台下议论纷纷,说这人和新郎父亲是工作关系。当时就在想,这和新婚夫妇有什么关系?要是换作自己,宁愿请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人来见证。
可能有人觉得利用婚礼拓展人脉很正常。但婚姻毕竟是人生大事,应该由自己决定谁有资格见证。如果连婚礼都要变成社交工具,那还有什么事情能自己做主?
再说现实问题,每天那么多新人登记,领导们忙得过来吗?名人又凭什么要给陌生人证婚?结婚证本身就是法律认可,何必再搞这些形式?婚礼的核心应该是亲朋好友的祝福,而不是不相干的人的站台。
唯一当过证婚人的经历是给徒弟陈周主持婚礼。之所以答应,不是因为什么名人身份,而是我们确实有师徒情谊。她在台上还提醒我别乱开玩笑,要正经些。
婚姻是人生重要时刻,应该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来见证。这样才算是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尊重自己的人生。
END.
作者:鲁瑾 电台主持人/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