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文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当你对迎面走来的同学露出微笑,当你主动帮同桌捡起掉落的文具,当你轻声对老师说"早上好",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在传递着文明的力量。
校园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留下清晰的印记。有些习惯需要改正,比如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有些品质需要培养,比如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些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看到进步。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建议:
第一,学会换位思考。当你想发脾气时,先深呼吸三次;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你,试着说声"没关系";看到行动不便的人,主动上前帮一把。这些举动看似简单,却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
第二,注意言行举止。课间活动时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遇到分歧时保持冷静,用沟通代替争吵;穿着整洁得体,保持个人卫生。这些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第三,爱护公共环境。看到地上的纸屑,不要纠结是谁扔的,弯腰捡起来就好。课桌抽屉定期整理,保持教室整洁。这些小事做起来不费劲,却能让我们共同的学习环境变得更美好。
文明习惯的养成就像种下一棵树,需要每天浇水施肥。也许刚开始会觉得不习惯,但只要坚持下去,终会收获满园芬芳。
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这种美好氛围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我们一起创造和维护。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关于礼仪的智慧。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兄长,张良恭敬地为老人穿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文明礼貌不分年龄,从小就应该培养。
日常交流中,多用"请""谢谢""对不起"这些简单的词语。遇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与人交谈时保持微笑。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规范,正是构建文明社会的基石。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我是六年级的马知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阅读带给我的快乐。
记得第一次读《小狼小狼》时,我被深深震撼了。原来狼不是童话里凶恶的反派,它们聪明勇敢,团结互助。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野生动物的看法,也让我爱上了阅读。
从那时起,我就像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沈石溪笔下的动物王国让我着迷,高尔基的《童年》让我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每读完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个新朋友,获得了一份新见识。
我们学校开展的"快乐阅读"活动特别有意义。同学们互相借阅书籍,老师指导我们写读书笔记。当拿到第十级阅读证书时,那种成就感至今难忘。
阅读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提升了写作能力。现在写作文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种享受。我的博客记录了许多读书心得,有些文章还在报刊上发表过。
最让我惊喜的是,通过"以书换书"活动,我收到了全国各地小朋友寄来的53本书。每翻开一本新书,就像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
六年的阅读经历让我明白,书籍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教会我知识,更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我相信这份对阅读的热爱,会一直陪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