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秋天入学,1968年底离开学校,我的读书时光只有五年多。在这段岁月里,教过我的老师将近二十位,至今都能叫出名字。其中有两位老师,在我心里永远占据着特殊位置。一位是初小的班主任郭顺芝老师,另一位是高小的班主任安吉山老师。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几十年来,这两位老师在我心里就像严父慈母般存在。

郭顺芝老师已经离世多年,现在只留下我和她小儿子的合影。记得她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刚结束后来到我们村任教的。1963年秋天开学时,我已经十一岁多了。之前郭老师多次来家里劝说父母,总是重复着那句话:让孩子上学读书吧,我会好好照顾管教他的……

Image

开学那天,几个小伙伴围着我,我扛着爷爷做的榆木板凳,高高兴兴去上学。在教室门口,郭老师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又整理了下我的衣领,温和地说:"你家条件确实困难,父母很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说不出话,只能使劲点头。

Image

刚开始郭老师让我读一年级。其实在家带孩子、挖野菜的时候,我已经自学了拼音、基础汉字,连简单的算术都会了。没过几天,郭老师就把我调到了二年级。直接从第三册开始读,跳过了前两册。在二年级里,无论是认字写字,还是造句作文,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65年夏天读完三年级后,郭老师私下找我商量:"我想让你直接考高小,考上了就不用读四年级了,有信心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有!"

Image

考前半个多月,郭老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我单独补课。她凭着多年教学经验,精心准备各种模拟题让我练习。现在想起来,那时郭老师已经是三四个孩子的母亲,教学任务又重,却还挤出时间这样关心我,实在让人感动。那年我没让郭老师失望,以语文98分、算术86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邻村的高小五年级。

安吉山老师是我高小的第一位班主任。可能郭老师事先和他说过什么,一开学安老师就特别看重我。在来自十多个村庄、六七十名新生的班级里,第一学期就让我当上了学习小组长和卫生值日组长。在之后的教学中,安老师对我总是特别关注,同学们都觉得我是他的"得意门生"。课堂上提问我最多,经常叫我到黑板前解题或朗读作文……在安老师的特别关照下,我得到了宝贵锻炼,思维也得到很好开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我的语文和算术都考了90分,在班里名列前茅。安老师给我的评语是"聪明活泼,学习认真,劳动积极",给了我很大肯定。

1972年底参军前,我特意去看望安老师。他没送我什么贵重礼物,而是用那支用了多年的钢笔,给我写下殷切期望和嘱托。在部队十年,我一直随身带着安老师写的赠言,有空就拿出来读读。这些话成了我在部队克服困难、努力前进的动力,对后来提干进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Image

(王二路 石家庄,原文刊载于9月10日燕赵都市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