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过"蝇营狗苟"这个词,但未必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这个看似简单的成语,背后藏着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典故。
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有位叫裴炎的大臣被人诬陷谋反,关进了大牢。在狱中,他遇到一个贪生怕死的囚犯。那人为了减轻刑罚,整天对狱卒点头哈腰,甚至不惜出卖裴炎。裴炎目睹这些卑劣行径,忍不住感叹:"此人真是蝇营狗苟之徒!"
"蝇营"说的是苍蝇嗡嗡乱飞的样子,"狗苟"则形容狗摇尾乞怜的丑态。合在一起,就是讽刺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骨气的小人。这个成语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在警醒我们:做人要有原则,不能为眼前利益丢掉尊严。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压力,但守住底线才能活得坦荡。看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什么感触?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