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可以的新作《息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部小说聚焦三代女性的家庭与婚姻故事,以生育为切入点探讨女性身体自主权的抗争。评论界将其视为中国生育现状的考察报告与女性意识觉醒的见证。作为当代文坛极具女性意识的作家,盛可以从《北妹》开始,持续刻画着中国土地上的女性形象。在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中,这位作家分享了关于性别与写作的思考。
盛可以出生于湖南益阳,现居深圳。她的作品包括《北妹》《死亡赋格》《野蛮生长》等,被译为英、法、德等多国语言,屡获文学奖项。
写作中的性别从来不是障碍
当被问及性别是否会影响创作时,盛可以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在她看来,真正通透的作家不会被性别限制,因为写作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洞察与把握。想象力、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才是决定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虽然写作中不强调性别差异,但作为普通女性,盛可以坦言从小就对性别问题有着深刻感受。医院里被板车拖回的结扎妇女、因分娩去世的女性,这些童年记忆成为《息壤》的创作源泉。她写道:"如果我困在那个环境,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我身上。"
文学经典中的女性力量
谈到喜爱的文学形象,盛可以特别提到《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这个在战火中蜕变的女性角色,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与韧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句台词,成为逆境中女性力量的象征。盛可以笔下的人物也延续着这种特质——独立自主,从不等待他人拯救。
关于女性意识的讨论,盛可以认为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作品展现了无性别叙事的可能性。她强调:"作家有性别,文学没有。"评价作品时,性别观并非首要标准。
从《北妹》到《息壤》的思考
《息壤》这个富有诗意的书名源自编辑的创意。原本的《子宫》改为更具象征意义的"息壤",暗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盛可以坦言这个书名需要读者慢慢体会。
对比早期作品《北妹》,盛可以认为农村女性的处境依然值得关注。机械化耕作减轻了部分劳动负担,但知识获取途径的匮乏仍是根本问题。"教育开化"是她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关于代孕问题的讨论
针对代孕合法化的争议,盛可以持辩证态度。她指出非法代孕中存在严重剥削,规范管理反而能保护代孕者权益。湖北某村女性集体代孕的现象,折射出贫困女性的生存困境。
谈到"油腻中年"话题时,盛可以区分了表象与本质。在她看来,比起外表的不修边幅,思想上的陈腐与偏见更值得警惕,特别是公众人物的不当言论对社会的影响。
与笔下人物的对话
如果选择与作品中的某个角色交谈,盛可以会选《锦灰》里的女记者。这个患上"比喻症"的角色与她本人对修辞的热爱产生共鸣。"有时候沉默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无人可说",这句话道出了创作者的孤独。
这场对话展现了盛可以对女性议题的持续关注与思考,也呈现了她作为作家的创作理念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