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宝玲是宝鸡中学一名语文教师,同时也是曹公奇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作为陕西省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她不仅在宝鸡教育学院担任"省培计划"授课教师,还参与陕西师范大学"国培计划"的教学工作。在专业领域,她曾获得"诗语杯"教师基本功大赛论文和教学设计双料一等奖,摘得"真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桂冠,更斩获"于漪思想研究"征文国家级一等奖。她参与编写过两部教育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
当疫情突然袭来,整个教育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寒假延长、开学延期,家长和学生都陷入焦虑与迷茫。每天关注着疫情数据的变化,每个人心里都在问:春天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到来?
在学校精心筹划和反复测试后,线上教学如期开展。与其他教师在家直播不同,我们利用学校专业设备和教室进行授课,避免了技术设备不足的困扰。虽然初期也遇到过一些小问题,但整体运行平稳,让学生获得了优质的在线学习体验。
回顾这段特殊的教学历程,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线上教学对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看不到学生的即时反馈,教师必须提前预设各种可能。准备《先秦诸子选读》时,团队分工协作:有人负责资料搜集,有人专攻文本翻译,有人整理知识点,有人准备拓展内容。四位任课教师通过钉钉会议反复研讨,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最终呈现的精彩课堂赢得了学生的热烈反响,甚至吸引了外校学生前来听课,一度导致网络拥堵。这种精益求精的备课态度,让我们收获了独特的职业满足感。
特殊时期更凸显团队协作的价值。每节新课前,备课组都会集体研讨教学重点,专人负责教案和课件制作,减轻任课教师负担。在"网课群"里,教师们会根据文理科、重点班与普通班的不同学情,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作业和考试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先讨论方案,再专人命题,最后共同完善。正是这种团队协作,让我们在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能够稳步推进。
线上教学需要更多创新。无法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组织和课后辅导上多下功夫。我们设计了预习单,将基础题目与趣味阅读相结合;通过QQ与直播同步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思考;推荐《美丽人生》《孔子》等影视作品,延伸课堂讨论。这些尝试让线上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史记》整本书阅读,用历史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抗逆能力;在写作指导中,师生共同收集抗疫感人事迹,感受时代正能量;在《论语》教学中,探讨孔子的社会担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些做法为学生筑起了一道心理防护墙。
这个春天虽然漫长,但窗外已是柳绿花红。相信不久之后,一切都会重回正轨。这段特殊时期的共同经历,必将成为师生记忆中珍贵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