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遭遇持续强降雨,多地出现洪涝灾害。洪水过后,饮水卫生问题成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山西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针对灾后环境卫生和饮水安全给出具体指导。
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首先要确保厕所清洁,妥善处理粪便等排泄物。其次要及时清理垃圾堆和动物尸体,避免滋生蚊蝇。洪水退去后,要彻底清扫被淹区域,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地面和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在供水系统受损的情况下,可采取多种应急供水方案。瓶装水是最安全便捷的选择,应优先考虑。道路交通允许的地区,可以通过水车运送清洁用水。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建立临时供水站,配备专业净水设备对当地水源进行处理。
供水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工作人员要增加巡查频次,重点检查水源防护设施和水质状况。水质检测要特别关注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剂残留量,确保消毒措施落实到位。
个人防护方面,切记不要直接饮用生水。烧开的水或密封包装的瓶装水最为安全。储水容器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特别是老人和儿童,要及时就医检查。
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传染病监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医疗机构要提高警惕,做好病例筛查和报告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各级疾控中心已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灾后防疫工作。专家呼吁群众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卫生防护。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