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得正盛,蝉鸣声渐渐响起,又到了说再见的季节。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难免带着离别的感伤。

在复旦的这些年,从懵懂少年到独当一面,每一位老师都像灯塔般照亮前行的路。那些深夜修改的论文批注,实验室里手把手的指导,办公室里推心置腹的谈话,都化作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养分。

新闻学院的陆晔老师常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历史系的沈涵教授总提醒我们:"要在故纸堆里看见活生生的人。"这些叮咛就像种子,早已在心里生根发芽。

计算机学院的黄萱菁老师带着学生攻坚克难时,总爱说:"代码要像诗一样优雅。"数学系的楼红卫教授则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优美的公式弧线:"数学是上帝写给宇宙的情书。"

中山医院的孙益红医生教会我们:"听诊器要捂热再放。"儿科医院的徐虹教授叮嘱:"对待小病人要蹲下来说话。"这些细节里的温柔,是比专业知识更动人的传承。

王安忆老师在创意写作课上说过:"生活比小说更精彩。"哲学系的孙向晨教授则提醒:"要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这些智慧的火花,会在某个迷茫的深夜突然照亮心房。

Image

当行李箱的滚轮划过光华楼前的梧桐叶,记得回头看看。实验室的灯光还亮着,图书馆的座位还留着温度,田径场上的欢呼声还在回荡。这些碎片拼成的青春,永远属于复旦的夏天。

Image

此去山高水长,愿你们带着老师给的勇气,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无论走得多远,旦苑的玉兰总会如期绽放,相辉堂的钟声永远为归来的游子响起。

图文素材来自学工部、研工部
融媒体中心采编制作

Image

文字:殷梦昊
视觉设计:曹丛钰
责任编辑:章佩林
编辑:汪洋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