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很多人觉得这只是小朋友的节日,跟大人没什么关系。可我们似乎忘了,每个大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

Image

冰心曾经说过:"有一件事让我特别自豪,就是我曾经是个小孩,现在有时候还会像个小孩。"这句话说得真好,长大并不代表要丢掉那份纯真。

周国平也说过:"真正的成熟从来都不排斥童心。"确实,童心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看看那些描写童心的诗词,就能感受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天真烂漫的内心世界。

牧童在古诗里经常出现,他们代表着最真实的性情。杜牧那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流传了千年,诗中那个骑牛吹笛的小牧童,活脱脱就是个快乐自在的小精灵。

Image

唐代吕岩的《牧童》写道:"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描绘了牧童放牧归来,在月光下悠闲休息的画面。这种简单自然的生活,反而让人心生向往。

Image

清代袁枚的《所见》更有意思:"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突然发现树上的知了,立刻屏住呼吸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童心就是真心。高鼎的《村居》里"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场景,不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快乐吗?

白居易写小孩偷采白莲:"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结果小船划过浮萍留下痕迹,这个细节捕捉得太妙了,让人忍俊不禁。

Image

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也很有趣,那个蓬头小孩钓鱼时,生怕惊跑鱼儿,连路人问路都只敢远远地招手。这种专注劲儿,不正是孩子最可爱的地方吗?

杨万里和辛弃疾都写过不少充满童趣的诗。杨万里笔下的两个小孩在船上撑伞当帆,辛弃疾看到小孩偷摘自家梨枣,不但不生气,还躲在一边偷偷看。这些大诗人能写出这么生动的诗句,正是因为他们都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其实保持童心不是什么幼稚的事,反而能让生活更有趣。就像那些诗人一样,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会发现更多美好。

希望读到这里的你,永远记得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

本文内容源自人民网文娱部"文艺星青年"栏目,转载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