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麦琪

2020年,令全世界恐慌的疫情时期,心是被牵动的,情绪是被折磨的,写其他话题都聚焦不合时宜而且力不从心,这样,我“偷懒”至今没有更新 博文。

偶然,读到莎 士比亚的经历,他出生后就经历了一场大瘟疫,所在的小镇(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灭亡了六分人口,而且,他的一生都经历了瘟疫,巨著都伴随着城市 的Lockdown(封城) 和个人的隔离(隔离)而写成的。但是,莎翁笔下的人物没有死于瘟疫,这可能是他刻意的避讳吧。莎翁对瘟疫 (瘟疫)的回应,不是否认生命的紧迫,而是强调人类节日、无法消灭的差异性,疫疫的特殊性也在于它毫不关心社会划分的体系,张着血盆大口到处肆虐、残杀至亲至 爱的生命、瘟疫是人类对莎的痛苦的大考验,是为了生存下来的我们的重大思考。博主拾起封存的笔,用士比亚的话鼓励自己:继续与流行病共存 ,和病毒大流行共生存!

同时伴随着新冠冠状病毒的阴影, 判定和灭潮比预想来的快,终极命题还是一个公司到底有多久的生命力,尤其是你在巨无霸公司所经历的高光和巅峰时刻,以为是永恒,却常常是瞬间! 小伙伴们,在2019年历经了大评、失业再就业或者开启不一样的人生,令博主回忆起在三星公司的历程,仿 佛就在眼前,已然已是过往!

(曾经的安卓巨无霸三星电子,图源:麦琪)

2019年11月4日,关于三星中国 大评议的新闻是实锤,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三星目前正在制定评议方案,而手机业务将是重灾区。刚刚,三星正式回应了:确实有这件事, 十一个分公司及二十三个集装箱,最后合并成五个,评审在三分之一以上。”,“此次评审涉及的主要是手机业务销售和市场人员”,“其他部门也有, 但更多的是手机业务,基本上截得都是一线销售人员和市场人员”。

(三星心系天下娱乐系列 ,图源:麦琪)

瞬间,媒体消息在我前东家的伙伴群里沸腾了,没有惊讶,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只高鞋落地的呼应,明显跟前同事历经几年煎熬 ,似乎都准备好拿了包踏上新的征程。

看媒体的数据,三星电子(三星 电子) 发布业绩报告,核实公司2019年全年营业利润为27.7万亿韩元,同比减少52.9%。同期销售额为229.5万亿韩元,同比减少5.85%,相当于2016年以来的新低。 2019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为7.1万亿韩元,同比减少34.26%,销售额为59万亿韩元,同比减少0.46%。

然而,在2019年5月,“21世纪商业” 评论》 对话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桂贤时,权称三星手机强势归来:三星会在三个方面继续发挥技术领先力:一是5G,二是IoT,三是AI。我们将在手机上集成透明技术 产品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眼前一亮的功能。不仅在产品研发方面,权桂贤在零售渠道、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革新,这些领域正在与三星电子的领先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加速化学反应 。除了业绩回暖,权桂贤也四大一线的变化,

短短半年后,三星手机大裁销售和市场人员,将业务全权交付 总共建立了全国23个集装箱回归5个支社,每个业务板块的团队从几十甚至上百人浓缩到1-2人。实锤也犹如一记响亮的打脸,在半年里得到了回应 之前的媒体申明。

究其原因,是千般万般的努力和垂死挣扎下仍不敌中国市场强劲的苹果、华为、OV甚至米家,还是三星电子的全球战略调整,局部地区转移核心 业务,其芯片半导体以及供应链能力依然是全球第一梯队并在中国内地持续投入,苹果,OV等还是三星最大的 客户,可能是两种原因。都有没有争议的事实是,三星电子中国业务曾经如星河闪耀中华大地,今日如流星般陨落,唏嘘之余感叹,辉煌至极的三星手机似乎在一夜之间没落,可能很快 将被遗忘!

(三星中国战略大会2013,图源:麦琪)

博主思绪穿越 回2012年

在手机圈早年的国际品牌里,三星的人设是“千年老二”永不倒。头部品牌轮换,爱立信,摩托,西门子败走江湖直到诺基亚 一家独大十年之久,再是苹果从异端突围傲视群雄,期间还有另外的头角扇锋山就被灭掉的国产机们。“三星”,永 远不卑不亢地玩好抗疫游戏,保证产品的节奏并紧,保持与三大运营商的良好关系,并持续参与渠道客户。“愚移公山,敢为人先”准确表达了多年来,三星电子(手机) 在中国市场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终于机会来了!

(三星电子员工会议2012, 图源:麦琪)

2012年夏天,安卓老大诺基亚官宣败退,三星手机的高光时刻开启:2012年营业收入达到106亿美元,全年增长超过100%,市场贡献突破30 %,这是星星社十几年在中国的梦想贡献,终于企及;三星继续高歌猛进,仅2013年,排序达到96亿美元(增长157%),手机销售量达到36 00万部,这个数字已经挑战诺基亚的营收高峰!

(三星手机战略,会议来源:麦琪)

离开星星社(三星的昵称,公司在 韩国“社”)已经四年之久,韩社的风格之展现,画风之奇葩,文化之独特,焕然职场之旅虽然仅三年,而留下的烙印毕生难忘! p>

2012年底,三星Galaxy 和Note系列像明星冉冉升起,逐渐市场化,星星社高速发展前进昂扬向上,一波“诺记·冉冉”被星星社惦记了,经过各种途径邀请约面试,有通过猎头并且已经加入星星社 高管的推荐,也有HR直接电话“target”

(三星中国战略大会2013,图源:麦琪)

我先被推荐到星星社的总部约谈,直接见鼎鼎大名的李镇仲专务 (后升任副社长),坊间传言,他是中国通。星星社总部在帝都的招商局大楼,在一间传统的大办公室里,见到了中文流利有一点口 声音的李专务,他很和蔼,开口就说“Maggie,我知道你,我们聊聊吧!”。我提前做了一些功课,毕竟对市场也了如指掌,就像小学生见到家长一样,报告了了 对市场动态的看法、产品的演进以及渠道的变化和看法,特别是对中国手机零售市场的分析,他非常赞赏。在诺记最后一项工作“零售” 市场 调查”让我受益匪浅,我有概览的视角以及剖析市场的细节,包括深入三四线城市访谈和听众消费者的亲身经历。聊得很愉快,李务专问我,你如果加入 星星社,想做什么?我很积极回应,华东区域里的市场销售运营等重要岗位我胜任啊!

(大名鼎) 鼎的李镇仲副社长,图源:麦琪)

华东地区暂时并没有合适的岗位,但约谈并正式接见接踵而来。 经过几轮沟通,华东的柳部长让人事 安排了一场很正规的多对一采访。韩社家长制在这次面试中首次主唱,主要面试官就是支社长“赵镇浩专务”大家长,其他都是主轴。

赵专务看上去年轻比李专务还要长一些,初次见面也很和蔼可亲,他为数不多中文特别差的韩国人,一个很职业的“同声翻译”谢次长坐在专 旁边,专务问了很多问题,除了专业,还涉及个人爱好和家庭,最后还开玩笑问了,酒量如何?惊愕之余我很技巧回复“ 酒量可以练的”,这句玩笑话后来就真的成了了。据说赵专务还是赏识我的,柳部长也有心,为了招募我这个略带诺记光环的“人才”,华东给了我统管 三个运营商渠道的“部长”职位,和我在诺记的D相匹配,这个岗位很适合我,又让我回到魔都,不甚开心。

(三星电子华东总部位于徐家汇的城开大厦,图源:麦琪)

通讯圈的江湖很便捷,供职海外公司是外企鄙视链的上游“精英”,也曾硬嘴, 打死不去日韩公司。世事难料,一大波“诺记麦当劳”加 加入韩国工会三星社后,毕恭毕敬去适应巨大的文化差异,不,是文化跨越!从起早(是真的早7:30)到摸黑(是真的晚,午夜不归),从烛光西餐 到大喊口号的烤肉烧酒,从自由辩论到唯命是从,从几页ppt 到巨量的韩式报告,来自 Businesscasual 到浅色衬衫深色西装,我看到了为几斗米弯腰的超强适应力的职场精英,戏谑之余也是无可奈何的感叹!

一入社,我也经历了黑人匪夷所思 的挑战,不太关乎业务,更关乎工 作时间,工作方式,会议风格,家长制作的为人处事等。除了已入社前辈和好友的指点,我还补了一点书籍,比如《震动世界的呛泡菜》,《绝望锻炼了我》等 ,让我理解韩式文化, 也让我迅速适应巨大变化的工作习惯和组织文化去开展业务。

(两本了解韩国历史和文化的好书,图源:麦琪)

( 加入星星社的标配电脑和银河手机,图源:麦琪)

今日回首,很难用“好”或者“不好”来简单评价一个企业文化,韩式文化主导的 三星帝国称霸全球是成功的事实。不过,我的博文处着 手讲我在星星社的故事,接触下韩式的奇特文化和崩溃的商业变迁。总之,这是一段最珍贵的工作体验,在一个韩国跨国公司里你领略到和北欧公司完全不同的人文 ,而谈到对产品对市场对客户的理念,似乎也有殊途同归的底层逻辑,只是实现的手段和不同,真的是职场太奇妙,有幸共处之。

期待去年夜 星辰(II):您好, 思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