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过一个故事,印象中故事主角为司马迁,也有说为欧阳修。大致意思是主角与朋友看见一匹惊马踩死了路上一条狗,然后各自用文字描述这个事件,唯司马迁而已 行文最简,“逸马杀犬于道”,寥寥六字而已。

现代汉语白话文自不必如此精炼,但也不可啰嗦。

< p>歌手黄安最近吐槽汉语,并举了一个例子:“先生,不好意思,关于甜品的部分,我们有一点菜的动作,干扰了”。

这句话能听懂,但 令人烦闷。还有一些文字乃不知所云,举两例。

我读高中时,流行做一些不知所云的阅读理解题,美其名曰增加复习。译文找自然 达不到,但类似的文字还是很容易找到,比如:FHM在编辑文本方面的贡献不亚于在另一个精神维度上与德里达相逢、拥抱。它不讲究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 偶然性”、“即时性”满足,对娱乐主流价值观的漠视、自恋、自爱等行为令人尊重(瘦马,时尚幕后策动)。

be文字 也非常难懂:基于自愿协议,除完善的互利合作的关键前提是,激励很多人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这样就基本的生活需要或者向一定方向发展的机会而言,任何人 都消耗依赖其他人。通过分散财产继承可能实现的竞争,使得特定的个人业主无法获得任何强制的权力。(某些哈耶克-自由宪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玉生 冯兴元 陈茂等译)

另一例为某地产广告文案,译文如下:风格,是对生活选择的一种态度。自然是永恒的,当你是中产阶级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 无历史视你的事实,你得承认历史不会支持你的事,也不会为此抱歉,这就是你为明天的舒适和平静 的代价,正因为这个代价,所有的幸福都是枯燥无果的;所有的悲哀也无人认同,我们谈论社会的压力与匆忙的忙碌,但最终的印象是对空虚的追求,在享受中寻找。 的享受在保利维格兰花园,您随时可以接触到北欧风情的文化存在。

欣赏这个文案,是不是想打人?其实,光看标题就有问题,风格和态度风马牛不相及,风格怎么就成为态度了?

其实公文 也有很多类似的病句,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本身不会成为标准,实践只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或实践的结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对。

黄安所举之例,是汉语为英语污染的案例。这种翻译腔现在尤其多,什么“基本上” ”、“事实”、“坦白地说”、“就我个人而言”之类的,源自“”基本上/坦率地说 说/事实上/老实说/就我而言”。还有那句话一直令人困惑的事情之一,称为“最好的”(其中之一) 最好)。

这种文体,即翻译家张振认为玉的欧化文体。张先生认为在翻译上要力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弱小民族自卑心理下之欧化文体。这样“当…… …时候”“假若……的话”“散步着”“有”“被成功地实验了” “房子被建好了”“快速地跳”“公然地反对”“那些红色”“诸位青年”“各位同学”“他(她)们”“他们”,“红黄蓝白和黑”等句 法文词,完全避而不用。人说话时,先写某某道,不先写对白,然后再补注某某说。一个人说话 ,不先说半句,中间腰斩,补入谁上方,下面喘口气再补半句。这种洋说法也完全避免。没有别的,就是不愿向洋人无条件一面倒。也尽量不用“ 地”当副词符号,而以一个“的”字代之,自然“底”字更不愿用。

除了张振玉说的“腰斩体”,还有一种“剪影体”也让人读完喘不过气来,要喘读完长篇修饰语,才能见到真身。比如这句:这很好地 解释了为什么老卡斯特尔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利用废弃设备制作血液的工作中去(杨广科译加谬鼠疫)。

又如是句:我完全敢打个十赔一的赌,当你回答这些问题,当你说明了怎样查以及你为什么要查之后,这个职员就会去寻找并其他职员助手他找加西亚 ——然后回来的时候他会说,这个人根本不存在。

吴晓波在大败局一书中也有这种西洋文法,如:“中国式失败”的前提是,存在一个独特的 中国式商业 环境。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一直在经历一个形象转型的时代,法制在建设和完善中,冒险者要穿越先行的某些法规才能成功,这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运行在灰色的中间地点 ,企业家首先遇到了商业外部的群体挑战。

首先,“中国式失败源于中国式商业环境”,这样讲不就得了?非使用“前提” (预演) 其次,后面那段话更是典型的西式文法,“企业家突然遇到商业之外的大规模挑战”这句话是核心,其前面有一大段从句,而且还用了英语中 典型的关系代词which(这)来 指代“这”前面的一大段话。

汉语要这样的洋气吗?

还有一种“标语体”文体,古巴口语,或者俗语,或者 有杀气,此例太多,不胜枚举。总之,滥觞于上的榛子 白话文运动,还要其中继续努力。公家、作家、行业、自媒体、广告从业者,都要严谨行文,首先要远离此类病句:“这”、“一直以来”、“令人堪忧”、 “差强人意”,更要注意不可 将西式文法直接套用在汉语上。

我们不要做汉语的杀手。

附:许渊冲诗词中译英一,信达雅之镰。

< p>临江仙

河畔 水仙花

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

酒醒又醉

归来 仿佛三更

我回来的时候已近午夜了

家童鼻息雷鸣

我听到我家童子的雷鸣声 鼾声

敲门都不宜

敲门无人应门

倚听江声

听听 河流副歌

长恨此身非我有

我早已后悔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

何时忘却营营

< p>什么时候我才能忽略向上和向下的嗡嗡声 下

夜风静觳纹平

静夜轻风颤

江水涟漪

小舟因此减弱 逝

从此我将带着小船消失

江海余生

余生在海上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