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个经典歇后语,简短风趣,中国人幽默与智慧的结晶!

芝麻开花——节节高

庙里的和尚——无牵无挂

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王安石画圆圈——留下一个尾巴

王小二敲锣打鼓——穷得叮当响

近视眼看月亮——好大的星

歪嘴婆婆喝汤——左喝右喝

歪头看戏怪台斜——无理取闹

刀尖上走路——玄乎

吞了火炭——哑了口

猫捉老鼠——靠自己的本事

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

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

蚂蚁关在鸟笼里——门道很多

蚂蚁爬树——路子野

麻包里装钉子——露头

满身沾油的老鼠往火里钻——哪还有它好过的

没有根的浮萍——无依无靠

麻绳上拉电灯——路线错了

卖牛卖发娶回个哑巴——无话可说

外头拾块铺衬,屋里丢件皮袄——得不偿失

毛驴和牛顶架——豁出脸来干

肚皮上磨刀——好险

闻着棺材唤几香——死到临头

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蚂蚁背田螺——假充大头鬼

棉花耳朵——根子软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卖了儿子招女婿——颠倒着做

马尾搓绳——用不上劲

聋子的耳朵——摆设

老九的弟弟——老十(实)

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气

麻雀鼓肚子——好大的气

王八心肠——直肠直肚;装不住啥

张飞遇李逵——黑对黑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

接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马群里的骆驼——高一等

没弦的琵琶——从哪儿弹(谈)起

歪嘴吹海螺——两将就

麻布袋里的菱角——硬要钻出来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棉袄改皮袄——越变越好

蚂蝗见血——叮(盯)住不放

马来西亚的咖啡——耐人寻味

卖水的看大河——尽是钱

麦秆吹火——小气

盲公戴眼镜——装样子的

猫不吃死耗子——假斯文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猫爪伸到鱼缸里——想捞一把

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

密封船下水——开口是祸

歪嘴和尚——没正经

埋下的地雷———触即发

老鼠啃碟子——全是瓷(词)

蜗牛赛跑——慢慢爬

马尾作琴弦——不值一弹(谈)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温水烫鸡毛——难扯

晚上赶集——散了

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蚂蚁碰上鸡——活该

王麻子吃核桃——里外出点子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安禄山起兵——反了

外婆得了个小儿子——有救(男)了

娃娃下棋——胸无全局

拉琴的丢唱本——没谱

Image

猫肚子放虎胆——凶不起来

走夜路吹口哨——壮自己的胆子

麻绳上按电灯泡——搞错了线路

盲人买喇叭一一瞎吹

兔子拉车——连蹦带跳

蚂蚱驮砖头——吃不住劲

Image

庙里头放屁——熏爷爷来了

麻布片绣花——白费劲

梦里见黄连——想苦了

麻线穿针眼——过得去就行

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来

麻布袋绣花——底子太差

老虎嘴里拔牙——找死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霉烂了的莲耦——坏心眼

张飞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马勺里的苍蝇——混饭吃

接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

米筛裆阳光——遮不住

蚂蚁尿书本——识(显)字不多

煤灰拌石灰——黑白不分

围着火炉吃西瓜——心上甜丝丝,身上暖烘烘

老鼠碰见猫——难逃

蚂蚱打喷嚏——满口青草气

王佐断臂——留一手

棉花堆失火——没救

媒婆迷了路——没说的了

歪戴帽子歪穿袄——不成体统

围着叫化子逗乐——拿穷人开心

猪八戒喝磨刀水——内锈(秀)

眉毛上荡秋千——玄乎

Image

瓦石榴——看得吃不得

盲人骑瞎马——乱闯

盲人戴眼镜——假聪(充)明

门头上挂席子——不象话(画)

棉花里藏针——柔中有刚

鱼口里的水——有进有出

歪嘴佬吹喇叭——调子不正

猫儿教老虎——留一手

马打架——看题(蹄)

棉花堆里找跳蚤——没着落

门框脱坯子一一大模大样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出神

猪鼻子插葱——装象

蜗牛壳里睡觉——难翻身

庙里失火——慌了神

帽没儿做鞋垫儿——一贬到底

Image

梦里看牡丹——想得美

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

蒙着被子放屁——独(毒)吞

蚊子衔秤砣——好大的口气

弯刀遇见瓢切菜——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