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有你相伴#

我的家乡位于湖北天门,那里民风淳朴,春节有习俗,比如除夕大扫除,贴春联,除夕年夜饭前家里的男丁去逝去的先人坟头祭祖。

除夕一家人围着吃年夜饭时会放鞭炮,大年初一起床开家门会放鞭炮迎新年,大年初三凌晨放鞭炮,寓意“送年”,正月十五会有舞龙舞狮队挨家挨户表演……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一种特有的风俗——“烧清香”。

《烧清香》要从这个农历年即将结束说起,在今年中,如果有家人去世,那么这个家人的除夕就提前一天过的,春联要贴对联,对联黄色内容一般都是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思。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现在“烧清香”可以从除夕这一天算起,吃过年夜饭后,同村的人,以家族为单位,大的家族可能十几个,小的家族可能三四家每家派男丁代表,三五成群的,带上鞭炮,一般都是一千响的短鞭炮,去那些贴黄色春联人家门前放鞭炮,这也叫“烧跑香”。 主人会邀请他们进屋喝口热茶,递上香烟,然后寒暄几句,顺便对客人主人讲节哀,主人对客人说讲恭祝新年快乐之类的客气话。这些“烧跑香”的客人会迅速离开赶往下一家,直到把同村这些贴黄春联的人家跑完。因为来的人时间不固定,主人家一般要从下午三四点开始接待客人,自然就无暇在除夕当天做年夜饭了,还有这些年来有过世亲人的主人家需要提前一天吃夜饭的习俗。这也简单算做“烧清香”的前奏,真正有区别的“烧清香”要从大年初一开始。从大年初一上午,那些在上一年有家人去世的人家的亲戚,都会到这家人身边来“烧清香”,做客。平时很少见面的亲戚,外星人来了。比如这家人是奶奶在去年过世了,奶奶的娘家人,舅爹、姨婆等等这些平时走动少的亲人的后代,成群结队的,都会派代表来,每家都会带上万响的长鞭炮,有遇上人多凑到一起来的时候,鞭炮声会连绵不断持续近半个小时。主人家染色体做最丰盛的饭菜来招呼这些远方来的客人,一般都是先吃早茶,然后中午吃正餐,和主人家唠叨一下家长里短,到下午才陆续离开。整个春节因为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亲戚来,主人家基本都是在接待“烧清香”的客人渡过的时候,遇到亲戚多的人家,可能要持续十多天。小时候,我总是嫌起床,整个春节都是在这里起彼伏的鞭炮声渡过的,鞭炮声忽近呼远,有时想偷睡个懒也不得,这两年疫情原因,我不太回老家。现在想起来我却是懂非懂的接受它。

这是家乡的树林

这是家乡的荷塘

这是家门前一望无栏的稻田

“烧清香” ”需要燃放大量的鞭炮也许是一种习惯,但它却是记念先人的一种方式。我们来这人世间走一回,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娘家,或者是远嫁了它乡的姐姐、妹妹等等的后代,他们代表了他们的家庭,来追思家里这个曾经的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