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三的个头,阳光俊朗的外表,走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初次见到董子毅的人很难想象,这个看起来像偶像剧男主角的年轻人,会选择与死亡打交道的职业。

Image

十年前那个夏天,刚退伍的董子毅在就业信息栏前驻足良久。当看到八宝山殡仪馆的招聘信息时,他忽然想起在部队时班长说过的话:"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就是这句话,让他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

殡仪馆的工作远比想象中艰难。刚开始那段时间,董子毅每天回家都要在门口把外套脱掉,母亲会立即把衣服拿去清洗。朋友们聚会时,总会有人刻意避开他坐过的位置。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反而让他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份特殊的工作。

2012年的春天,殡仪馆要组建葬礼策划团队。在主持人大赛上,董子毅用沉稳的嗓音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评委。他记得自己当时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我们要做的,是帮活着的人好好告别。"

为了设计出更有温度的葬礼,董子毅养成了随身带笔记本的习惯。每次接待家属,他都会细心记录逝者的故事:那位老教师最爱给学生朗诵《荷塘月色》,抗癌十年的阿姨总惦记着没织完的毛衣......这些细节最后都变成了葬礼上最动人的瞬间。

有个冬日的清晨,董子毅在整理一位老先生的遗容时,发现他口袋里装着半块没吃完的巧克力。家属看到后突然泪流满面:"这是爸爸生前最爱吃的牌子。"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整个告别仪式多了几分暖意。

Image

去年清明节,董子毅收到一束匿名送来的白菊。卡片上写着:"谢谢你让妈妈最后的旅程充满尊严。"这让他想起刚入行时师傅的叮嘱:"我们守护的不仅是逝者的体面,更是生者继续前行的勇气。"

Image

如今再回家,母亲会主动问他工作的情况。有次家庭聚会,表哥悄悄问他:"你们那还招人吗?"这些变化让董子毅明白,越来越多人开始理解这个职业的意义。

Image

十年间,董子毅主持过两千多场告别仪式。每场仪式结束后,他都会在记事本上画个小太阳。"死亡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课题,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说这话时,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他深蓝色的制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