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里孙三娘督促儿子用功读书,盼着他将来考取功名,自己也能穿上凤冠霞帔。这凤冠霞帔到底是什么来头?

其实它原本是两样东西——凤冠和霞帔。宋代以后才慢慢固定搭配,成为命妇们在正式场合最重要的礼服。

说到命妇,指的是古代有封号的贵妇。宋代命妇分为内命妇和外命妇,内命妇包括妃嫔和宫中女官,外命妇除了皇室女性,更多是官员的母亲和妻子。比如宰相的母亲封国太夫人,妻子封国夫人,这些靠丈夫或儿子获得封号的女性,民间俗称"诰命夫人"。

Image

凤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禽鸟冠饰。这是古代贵族女子最尊贵的首饰,上面装饰着金玉制成的凤凰或翟鸟造型。经过历代演变,宋代正式将凤冠定为高级命妇的礼服冠。比如皇后在重要场合戴的龙凤花钗冠,上面缀有九龙四凤。

霞帔这个名字来自它如虹霞般绚丽的色彩。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前身是佛教人物佩戴的搭巾演变而来的帔帛。唐代女子常把它当作搭配衫裙的时尚单品,宋代才成为命妇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的霞帔是两条绣着云凤花卉的狭长布帛,从背后披挂到双肩,再垂到身前,末端用金玉坠子固定。不过有趣的是,当时外命妇在正式场合穿霞帔,内命妇反而只在日常穿戴,重要场合反而不用。

Image

对普通宋朝女性来说,想要穿戴霞帔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丈夫儿子当了大官获得封号,要么就是出嫁那天。宋代婚俗中,男方要给女方送催妆礼,其中就包括霞帔。富贵人家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三金"里,就有挂在霞帔上的金帔坠。

Image

直到明代,"凤冠"和"霞帔"才固定搭配成为命妇礼服的标配,也才有了"凤冠霞帔"这个统一称呼。明清时期民间女子婚嫁和入殓时也可以穿戴,不过民间用的并非真正的命妇规格,只是借用了这个名字而已。

Image

原创内容,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