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阳光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痕迹,却遮不住那双如星辰般明亮的眼睛。拉齐尼·巴依卡站在雪地里,身后是连绵的帕米尔山脉。这个41岁的塔吉克汉子笑起来的时候,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整个高原的纯净。
2021年1月4日,喀什大学的校园里传来急促的呼救声。一个孩子在结冰的湖面玩耍时突然落水,正在附近的拉齐尼像离弦的箭冲向冰面。冰层在他脚下碎裂的瞬间,他奋力将孩子托出水面,自己却沉入刺骨的湖水中。当救援人员最终找到他时,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已经永远闭上了。
人们后来才知道,这个沉默寡言的牧羊人身上背负着多少故事。他的祖父是红其拉甫边防连第一位护边员,父亲接力守护边境三十余年。2004年,24岁的拉齐尼从父亲手中接过那幅手绘的巡逻地图,成为第三代"牦牛哨兵"。
在海拔5000米的吾甫浪沟,拉齐尼带着边防官兵穿越暴风雪。牦牛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他家的白牦牛曾经在巡逻途中摔断脊椎。看着朝夕相处的伙伴倒在雪地里,这个钢铁般的汉子哭得像个孩子。但第二天,他又牵着新的牦牛出现在巡逻队伍最前面。
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拉齐尼把乡亲们的心声带到北京。他总说:"护边员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边境线永远需要人守护。"村委会的同事记得,他最后一个提案还在关心护边员的保暖装备。而在他家的衣柜里,整齐挂着一套没来得及穿的新衣服,那是为参加全国两会准备的。
11岁的儿子拉迪尔现在最喜欢穿父亲的旧军装。这个眼神坚毅的男孩说,长大后要像爸爸一样当兵,再回到帕米尔高原当护边员。在拉齐尼最后的朋友圈里,写着一首献给南湖的诗,字里行间都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帕米尔的雄鹰折翼了,但雪域高原的风还在传颂他的故事。每当朝阳染红慕士塔格峰的雪顶,总能看到骑着牦牛的巡边队伍,最前面那个少年的背影,和当年的拉齐尼一模一样。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