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话里,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张桂梅缓缓举起双手。镜头前,她的手指和手掌缠满白色胶布。"不贴这些,手根本没法伸直。"她对着屏幕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今年2月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坐在轮椅上的张桂梅接过了脱贫攻坚楷模的奖章。领奖台上,她脑海里浮现的是大山深处并肩奋斗的教师们。"这个奖属于所有坚守在山区的教育工作者,我只是代表大家站在这里。"事后回忆时,她的声音依然微微发颤。
从黑龙江到云南,47年的时光改变了太多。照片里那个扎着双马尾的少女,如今成了1800多个山区女孩的"校长妈妈"。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这条路,她走得并不轻松。
1997年,刚调到华坪县中心中学的张桂梅查出子宫肌瘤。她把诊断书锁进抽屉,坚持到送走毕业班才接受手术。2001年兼任福利院院长后,她注意到山区女孩的困境:初中毕业就嫁人生子,贫困像锁链般代代相传。"必须办所免费女高,让她们用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念头在她心里扎了根。
2008年,在各方支持下,华坪女高终于成立。没有分数线,只要愿意读书的贫困女孩,学校敞开大门。建校初期,师生们睡在教室改成的宿舍,男教师轮流在楼梯间值守。为了留住学生,张桂梅拖着病体翻山越岭家访,12年走了11万公里。
清晨5点半的喇叭声准时划破校园的宁静。从早读到熄灯,张桂梅手持喇叭的身影出现在每个角落。有人称她"大魔头",但正是这种严格,让2020届159名考生中150人考上本科。建校至今,1804名女孩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课间操时,教学楼外墙的校训格外醒目:"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张桂梅说这是要给孩子们植入自信的种子。去年秋天,她自掏腰包请全校喝奶茶,只为守护女孩们的自尊。她从不许人说"贫困生",只称"大山里的女孩"。
如今,毕业的学生们分布在各个岗位。有戍守西藏的战士,有救死扶伤的医生,但想回校探望的学生总被"赶走":"别回头看,往需要你们的地方去。"唯一让她挂心的,是还没实现送学生进清华北大的承诺。"总要有人第一个考上,不是这届就是下届。"
每天清晨,张桂梅依然坚持点亮教学楼的每一盏灯。晨光中,操场崖壁上"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标语熠熠生辉。这位63岁的校长说,只要还能走动,就要继续当孩子们的掌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