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池子与河流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滔、涯"等7个生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寓意。
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寓言故事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池子与河流是孩子们熟悉的日常事物,但作为一首篇幅较长的寓言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适当引导。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课题入手,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情境导入
池子和河流这对邻居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当它们谈起各自的生活时,会发生怎样的对话?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2.文体介绍
这是一首寓言诗,用诗歌形式讲述故事,蕴含深刻道理。语言精练含蓄,富有哲理韵味。

3.走近作者
克雷洛夫是俄国著名寓言作家,与伊索齐名。他创作了两百多篇诗体寓言,代表作有《狼和小羊》《鱼的舞蹈》等。

4.自学提示
朗读课文,思考:池子与河流的生活状态有何不同?它们的结局如何?

5.字词学习
重点掌握"滚滚滔滔、生涯、遵循"等词语。通过对比识字法记忆"尊-遵"等形近字。

6.整体感知
河流终日奔流不息,池子安享清闲。河流志向远大,甘愿奉献;池子贪图安逸,安于现状。最终河流长流不断,池子却逐渐淤塞枯干。

Image

学习任务二:读好对话,比较不同观点

1.分角色朗读
体会池子对河流忙碌生活的不解:"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感受河流坚定的回答:"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2.深入探讨
池子提议河流改变生活,是因为它认为忙碌太辛苦。河流遵循"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的自然规律,甘愿奉献。这种奉献精神让它获得人们的尊敬。

3.结局分析
河流选择永不停歇的奋斗,池子选择安于现状的安逸,这是导致它们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

学习任务三:联系生活,思考人生

1.观点讨论
更赞同河流的观点。生命在于运动,人生需要不断进取。贪图安逸只会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2.现实启示
池子代表不思进取的人,河流象征积极奉献的人。要找准人生目标,持续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3.寓言启示
人生不应虚度年华,要珍惜时光,积极进取。只顾眼前享乐,终将付出代价。

Image

主题思想:
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比,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勇于追求,为社会贡献力量。

Image

推荐阅读:
《克雷洛夫寓言》中的《狼和小羊》《鱼的舞蹈》等经典作品。

Image

课后作业:
1.想象池子在干枯前会对河流说什么,写一段话。
2.完成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