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高场小学的师生们踏上了缅怀先烈的旅程。4月1日清晨,五十余名学生代表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屏山县烈士陵园。青松翠柏间,孩子们手中的白菊显得格外纯净。
陵园里回荡着嘹亮的国歌声,随后陷入三分钟静默。五年级的罗语辰站在纪念碑前,红领巾被晨风吹得微微扬起。"每次系上红领巾,我都会想起这是烈士鲜血染红的颜色。"她说话时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我们要像先辈守护祖国那样,守护好现在的每一天。"
纪念馆的玻璃展柜前挤满了小脑袋。一张泛黄的家书让许多孩子驻足,那是位19岁的战士写给母亲的最后信件。讲解员说到"他再也没能回家"时,有个女孩悄悄抹了把眼睛。橱窗里生锈的水壶、磨破的草鞋,都在无声讲述着那段烽火岁月。
返程的校车上格外安静。带队老师发现,平时活泼的孩子们都在低头翻看活动手册上的烈士事迹。班长突然举起手:"老师,我们能不能每个月都来打扫陵园?"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全车响应。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那些永远年轻的英魂,依然守护着这片土地。
张晓萍老师整理着孩子们交上来的活动感想,其中一篇写道:"原来课本里'视死如归'四个字,是纪念馆里那些笑容模糊的照片。"或许这就是清明最好的意义——让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新一代心田播下责任的种子。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