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高杲12月13日报道,四川省政府网站最新发布《天府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对实验室的布局组建、运行管理、科研创新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作为四川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天府实验室致力于前沿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Image

自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等首批实验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出台的管理办法将推动实验室规范化运行,提升建设质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Image

在组建方式上,天府实验室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轨并行模式。前者由省级层面统筹布局,后者鼓励有条件的地市依托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自主申报。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

Image

管理办法对实验室建设提出明确要求:需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科学家领衔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不少于50人;近5年需承担国家级或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重要原创成果。

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6个月内需完成组织架构搭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理事会由地方政府和依托单位共同组建,实验室主任由顶尖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汇聚国内外知名学者。

考核评估采取年度自评与周期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人才引进、成果产出、成果转化等指标。建设期满进行"入轨"评估,不合格者给予整改机会,整改未通过将退出实验室序列。运行期间每3年开展周期评估,实行优胜劣汰机制。

Image

目前,天府实验室各成员单位正积极推进建设工作。天府锦城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等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四川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