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辞,共克时艰
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 今日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队伍——北京市昌平区 司法局审查社工,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岗位分布在昌平区 镇(街)基层司法所和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承担着全区社区矫正 他们迎难而上 ,中国人: 工作的基础之上,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护第一线,谱写了 一个疫情防护的感人事迹。
一、甘做“守护者” 爱心最暖
29岁的王增辉是天通苑南司法所的一名司法社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 王增辉负责协 助社区矫正工作,自大年初一返回工作岗位, 一天也没有休息。他的热心守护着许多人
“药已经停了三天了,医院有点远,不敢去医院,怕传染新冠肺炎…… ...”社区矫正对象刘某某说。她和丈夫李某都是癌症患者,需长期服药维持。根据疫情 防疫期间工作要求,严格社工每周要与所管矫 正对象进行会面谈话,掌握纠正对象的思想动 状态、生活状况,并开展心理疏导。在一次见面 谈话过程中,王增辉听到刘某某的表情有些不安 头, 医院地址、医保卡……”拿到这救命的药后,刘某某有点哽咽:“你们就是我的守护 ” 的重要战场,自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启动了“日” 报告、周会见制度,每天王增辉都会和辖区所 帮助他们解决 社矫APP登录 不上?不会弄?等着,一会就到你家小区门 口,下楼我帮你装。”“电子腕带又不亮了?别 急,明天你那的时候帮你去看看。”“买不着菜?有一个美菜网很做的,送上门不太贵。”。 ………… ,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时期,司法社工就是他们的“家人”。
二、勇做“逆行者” 初心最美
“今天体温多少度?家里人体温都正常吗?好的” ,您外出时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记得做好防护……”3月9日一大天 早,回龙观司法所司法社工李孟晨就来到单位,接听辖区24名社区矫 正对象的电话报到。
2019年7月,李孟晨回到回到 所工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就用90后独特的工作方式“图片收获”了不 少社区矫正对象的心。工作积极认真、微笑待人,大家都喜欢称她为“ 大美妹妹”。
疫情发生后,回龙观司法所将社区矫正对象 的见面报到改为电话报到,报到内容包括体温、家人情况、未接触过的外来人 员、没有外出等等,而李孟晨的任务就是每天到单位接听这24个电话。 一个上午的时间,李孟晨每次接听电话都不厌其烦、耐心等待,认真询问社 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并认真记录。“现在是特殊时期,对社区矫正对象必 须加大排查力度,避免对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孟晨说。
< p>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李孟晨第丁 大年初三回到工作岗位后,她立即参与到回龙观街道融泽家园三区社区的 疫情工作中。融泽家园三区社区目前共有3000余户1万人,随着防疫工作的开展 给志愿者增加压力。
看到这种情况,李孟晨主动承担起责任,虽然她家住十三陵镇,每天上下班来回需要3个 下班高峰期之后才离开 ,测量体温、查看出入证、外部来人员登记…… 但李孟晨的眼睛里从来都不是笑意满满。 敬业精神让同事们敬佩不已。“我们都挺佩服这位小姑娘、 车辆的登记一丝不苟,从不漏掉一人一车。”融泽家园三区社区居委会起起落落李孟晨说 委员、党支部委员刘英敏赞不绝口,“每次进出人员测完体温后,一 一句‘谢谢你的配合’,社区居民很喜欢她。”
三、敢做“冲锋者” 信心最强
“谢谢你们对我这么重视!我真的不愿意政府让我接 力送回家,谢谢政府!谢谢你们!”3月3日,南口镇刑满释放人员刘某,在下 车走到家门口时,说出肺腑之言。可他在哪里知道,为了他,几乎社工刘勋 跑断腿、磨破嘴,经过多次反复与刑事、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村委会电话 沟通协商,又不知道到村委会进行多少次及刘某家中进行实地走访核查,最终才使 其顺利返回家中,与家人团圆进行居家隔离。
刘某正在疫情隔离期 如何做好疫情防 控刑满释放人员的严密、密切接触一直是安置帮教工作的核心。 对此,社工刘勋首先是摸清辖区疫情防控期间预释放人员的分区情况、衔接情况 路径、家庭状况等信息,分别建立连通接收台账、制定安置帮教路径,实现一人 一策、一人一案。同时严格执行市、区两级司法局落实刑满释放人员“三防” 和“十二个必须”的要求,对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做到必接必送、三单准备(隔离) 体温监测结果清单、筛查检测合格报告单、CT检查合格报告单)和必须14 疫情期间防疫工作 压力,作为一名公正社工,刘勋没有知难而退,只是默默地把工作做好、把每一名 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好自己最大的安慰。
四、善做“值守者” 决心坚定 勤洗手、勤通风、少走动……”“金某某,你立即报告一下现在的位置,如果越过北京 疫情防控 期间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的特殊情况,昌平区社 区矫正指挥中心的14名司法社工从正月初二 开始,时刻按照区司法局上市的社区矫正对象 基本信息、热点人员返京信息、重点人员管理 类别、电子定位监控、请假外出管理及开展24小时动态值守管控、人 不定期、不定时随机抽检,第一 及时发现情况,第一时间与司法所及社区纠正 对象本人联系,第一时间投入。截至目前,累 抽查全部相关信息560余人次, 消除普遍报警597次,制定社区修正网上督查建议书7份,初步实现了信息预警“10 0%到人”、电子监管“100%满意”、风险漏缺“100%清零”,全区288名社区 矫正对象零感染、零疫情、零患病。
昌平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司法社 工还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指挥中心“智慧矫正” 肩负起全区社区矫正工作疫情防控的作用 宣传工作依据,区司法局列出21项“教育清单”、12项“舒心清单”及6项“暖心清” “单”,运用北京社矫APP、移动执法命令、微信、QQ等多种形式,将疫情防控期间教育 周刊、专刊给全区每一名社区修正对象, 教育引导他们遵守矫正规定、理性面对疫情。
目前,全体全民普遍法律法规、防疫知识、“舒心” 汤”药方及警示、提醒、通知、通告等内容1530余 条,做到了日常教育与防疫知识“100%基础”、心 理矫正与自我调节适“100%跟上”、教育帮扶与政府 关爱“100%精准”。
在防腐没有硝烟 烟的疫情阻击战中,昌平区司法局司法社工队伍中 还有很多像王增辉、李孟晨、刘勋以及区社区矫正指挥 中心人员同样的司法社工,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 写了很多感人事迹。截至目前,全体司法社工共参与村 (社区)疫情防护值守工作5387人次,发放疫情防御 保护宣传资料11200余份,走访辖区社区矫正对象 和刑满释放人员23700余人次,确保了管理人员稳定 定、疫情工作锁定目标实现。昌平区司法社工在 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立足本职,坚守信念,舍小家为大家 ,将群众健康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的第一线,为疫情阻击战筑起最坚韧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