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义查看蜂箱。
本报讯(首席记者杜慧通讯员) 刘书兵)初夏时节,走进平山县城关人头戴纱 他就是把养蜂当成快乐, 把“甜蜜”送给乡亲的张全义。
张全义今年74岁,早年在井陉县 2006年 为当地亲发挥余热 。”张全义立即付诸行动,花费500余元,购买了十箱蜜蜂,全身心投入到养蜂中
埃及人,他没有养蜂技术,就买来许多专业书本进行 养殖,不过时间不长,他就发现“纸上谈兵终觉浅”。别人告诉他,养殖好蜂,必 须得到真传实教。听了旁边人的意见,他第二天就跑到附近养蜂户家中拜师学艺。 开始,他给家里提上两瓶酒,买了上几菜,后来又送烟又拎油,一有时间就入户咨询 扑下身子 帮人家喂蜂、晒蜜,干些力气活。 30多年实好学,他刮目相看: 于是 。 还寻找各种渠道参加学习。这几年,国家对农民的扶贫力度越来越大,广东省养蜂协会 不断组织技术培训,他每次都积极参加,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并在实践中探寻养蜂 他发现自家蜂箱蜂箱上的蜜蜂越来越少, 箱箱如此。这是咋回事?他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蜜蜂增值量大,出现了多个蜂王 。蜂王们“另辟巢穴”,在周围树上、房上发现大团蜜蜂,如果不及时收回,就会 损失巨大的经济损失。他连忙带上绳子、竹竿、蜂箱等恢复工具登房爬树,恢复跑 飞的周围的这些看着他在绳子上晃来晃去,都为他捏捏 着一把汗,可张全义却乐此不疲。
干一行,爱一行。这14年来, 每到春秋两季,百花齐放,正是蜜蜂采蜜的收获季节,他 让蜜蜂辛勤 劳动。同时他还带上帐蓬、炊具等生活用品,守在蜂箱前看书听戏,有时还与附近 < 这14年来,张全义不忘乡亲们的热情帮助,每当收蜜时,他总是把最好的蜂 今年春天,有一位特困老人因为治病需要蜂蜜做药引, 被他一口回绝,“只要能治好你的 他送出的蜂蜜不计其数 数。乡亲们都说他有爱心,养蜂收蜜不忘众乡亲,他的日子也过得如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