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不少大学生为了攒够实习学分绞尽脑汁。在某社交平台上,"实习证明怎么开"的提问下,赫然出现"找代开公司"的回复。本该靠真才实学积累的实习经历,正在被某些人用金钱轻松购买。
打开电商平台搜索"实习协议",跳出的商品页面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不少商家打着"定制证书""证件外壳"的幌子,背地里却在兜售假实习证明。50元就能买到盖着公章的证明,再加10元还能享受"电话回访"服务,声称"信息真实可查"。
以学生身份咨询时,卖家会热情推荐合作企业。广州某教育公司、杭州某科技公司赫然在列,卖家信誓旦旦保证这些公司真实存在。当追问合作内幕,有知情人透露:"我自己注册公司做电商,顺带帮人开实习证明。"这些证明甚至能写进求职简历,成为就业敲门砖。
更令人担忧的是,假证生意早已形成产业链。在电商平台,用"办征件"这类谐音词就能搜到大量商家。从英语六级成绩单到基金从业资格证,各类证书明码标价。有商家直言不讳:"要啥有啥",200元就能搞定六级成绩单,只是提醒"最好别做今年的",因为"网上方便查"。
北京某高校的潘同学透露,身边确实存在买假证现象。但赵同学的态度很明确:"与其提心吊胆,不如脚踏实地。"这种观点得到校方支持,某新闻学院副院长表示,他们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日记、单位鉴定等全套材料,并有专人审核。一旦发现造假,将按校规严肃处理。
法律人士指出,购买假证求职可能面临被辞退风险,而制售假证更涉嫌刑事犯罪。根据刑法规定,伪造买卖证件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这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交易,终究要付出代价。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