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管理、家庭教育指导师等新兴职业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的目光。这些职业看似前景广阔,但背后却暗藏着培训机构的种种套路。

廖先生原本对碳排放管理行业充满期待。年初他在社交平台看到多家机构宣传"轻松拿证、高薪兼职"的广告。一家机构承诺,只需缴纳几千元培训费,考取证书后就能获得5万到10万元的兼职收入。心动之下,廖先生很快报了名。

Image

实际培训却令人大跌眼镜。"课程就是打开网页刷时长,根本不用听讲,半天就能完成所有课时。"廖先生回忆道。更离谱的是,考试时机构直接提供了答案。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当初承诺的证书始终不见踪影。

Image

类似遭遇也发生在刘先生身上。他花费近3000元报考"含金量极高"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后来才发现这只是普通培训证明,并非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机构说不用学习也能拿到高级证书,这种承诺明显有问题。"刘先生懊悔地说。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多数新职业培训证书根本不具备挂靠价值。"只有国家资格类证书才有实际效用,其他培训证明基本就是废纸一张。"某位不愿具名的从业者直言。

Image

法律专家指出,职业培训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存在本质区别。正规培训机构需要具备国家颁发的办学许可,而"包过保就业"等宣传话术本身就涉嫌违法。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可以通过投诉、仲裁等途径维权。

Image

面对五花八门的新职业培训广告,求职者需要保持清醒。查询发证机构资质、核实证书效力、警惕高薪承诺,这些都能帮助避开培训陷阱。毕竟真正的职业能力,从来不是靠几张纸就能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