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莫言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余华的投稿文章《山谷微风》,迅速收获10万+阅读量。

莫言在推送中分享了余华投稿的经过。他提到,当时正在国家大剧院欣赏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剧中关于风的咏叹调令人沉醉。就在这时,余华通过微信发来了这篇描写三亚山谷微风的散文。

Image

文章记录了余华今年春节在三亚阿那亚度假时的感受。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谷间轻柔的微风,将其比作"不间断的问候"。文中穿插着对莎士比亚、杜甫等名家诗句的引用,还回忆了少年时代为寻找穿堂风而辗转反侧的有趣经历。

推送中附带的微信聊天截图引发网友讨论。截图显示,余华直接向莫言投稿,两人使用的"潦草小狗"头像格外引人注目。去年余华就回应过这个网络梗,幽默地表示剪短头发后发现"不是发型问题,是长得像"。

Image

两位作家都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密不可分。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包括《红高粱》《蛙》等;余华则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广受读者喜爱。

Image

莫言公众号自2021年开通以来,一直以轻松活泼的方式与读者交流。这次发布的《山谷微风》延续了余华一贯的幽默文风,莫言在推荐语中称赞文章"读来如坐春风"。

余华在散文中写道,三亚的海风曾让他头痛不已,这次特意带了三顶帽子。但山谷的微风"彬彬有礼",让他最终原封不动地带回了所有帽子。这种生活化的幽默随处可见,比如描写少年时追着穿堂风午睡的场景,读来令人会心一笑。

Image

文章最后引用维吉尔的诗句作结,将历史长河中的风云人物比作"一丝微风勉强吹入耳中的名字",为整篇散文增添了哲思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