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元宵节灯谜活动热闹非凡,各大商场公园人头攒动。五颜六色的灯笼下挂满谜条,男女老少仰着头猜得不亦乐乎。有个穿红棉袄的小姑娘踮着脚念道:"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妈,这肯定是蒜!"旁边戴眼镜的大学生正用手机查"阿娇暗泣有谁知",突然拍腿喊道:"原来是'梨花一枝春带雨'!"

Image

月季公园的灯谜别具一格。园林工人老张蹲在花坛边,盯着"铜盆粗棵树,芝麻大点叶"的谜面直挠头。路过的退休教师王阿姨瞥了一眼:"这不就是柏树嘛!"她顺手又揭开旁边"池中小姑娘"的谜条,笑着对老伴说:"你看连荷花都编成谜语了。"

Image

二七路商场里,灯谜区挤满了年轻人。穿牛仔外套的小伙盯着"人到包头又相逢"的谜面,在掌心比划着突然眼睛一亮:"是'欢'字!"他女朋友正对着"方寸之间藏乾坤"皱眉,闻言掏出手机解锁:"哎呀,这不就是说智能手机嘛!"

Image

五一公园的灯谜擂台最是热闹。七十岁的灯谜协会李会长拿着喇叭讲解:"'新松已透三分春'要拆解,说的是清明节气。"底下穿校服的初中生们叽叽喳喳讨论着"5G元宇宙"的新潮谜语,有个男孩突然指着树梢喊:"快看那边挂着'码农日常'的谜条!"

Image

猜谜的人们来来往往。有白发老人对着"老式缝纫机"的谜底会心一笑,也有年轻夫妻为"芙蓉花"的谜面争得面红耳赤。灯笼的光晕染在每个人脸上,那些传承千年的文字游戏,正悄悄长出新的枝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