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执教:
活动时间: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明白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及时洗手。
2、学会正确的洗手步骤和佩戴口罩的方法。
3、帮助孩子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
4、引导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重点: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和戴口罩方法。
难点:让孩子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并学会规范佩戴口罩。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块小毛巾、一块香皂、一个一次性口罩。
2、准备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
3、打印正确洗手步骤的图片。
4、准备儿歌《七步洗手法》。
5、收集正确佩戴口罩的图片和视频。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老师讲述《小熊豆豆生病了》的故事。
小熊豆豆特别调皮,整天到处跑,小手总是脏兮兮的。有一天,他玩累了回家,看到桌上的水果,没洗手就直接抓起来吃。妈妈做好午饭叫他吃饭时,豆豆刚从厕所跑出来,手也没洗就坐下吃饭。到了晚上,豆豆突然肚子疼,妈妈赶紧带他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你得了急性肠炎,是不是没洗手就吃东西了?”豆豆红着脸低下头。医生告诉他:“玩完玩具、上完厕所、手脏的时候都要洗手,因为手上有很多看不见的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只要勤洗手,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就不容易生病了。”豆豆认真点头:“记住了,谢谢医生!”
老师边讲故事边配合动作表演,然后提问:
(1)小熊豆豆为什么肚子疼?
(2)他应该怎么做?
通过讨论让孩子明白:洗手能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尤其在特殊时期,除了洗手,正确佩戴口罩也很重要。
2、学习洗手方法
先让孩子说说自己平时怎么洗手,再出示洗手步骤图,一起学习正确方法:
卷袖子→淋湿手→抹肥皂→搓手心、手背、指缝→冲洗干净→擦干手。
配合《七步洗手歌》边唱边练习:
“两个好朋友,手碰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来了一只小螃蟹,举起大钳子;我跟螃蟹点点头,握握手!”
讨论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吃饭前、上厕所后、玩完玩具、手脏时……
3、实际操作练习
带孩子到水池边,边唱儿歌边洗手,观察谁洗得最认真、最干净。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确保每个孩子都掌握正确方法。
4、学习戴口罩
先播放教学视频,老师示范正确戴法:
(1)戴口罩前后都要洗手;
(2)展开口罩,深色面朝内,金属条在上;
(3)完全覆盖口鼻,挂好耳绳;
(4)捏紧鼻梁处的金属条;
(5)调整口罩边缘,确保贴合面部。
让孩子自己练习佩戴,老师逐个指导。强调用过的口罩要扔进专用垃圾桶。
通过活动,孩子们既学会了实用的卫生技能,又在互动中感受到健康生活的乐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养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