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聚焦,点击右上角关注】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消息: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张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双重压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从保障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国内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技术研发,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章艺)

新能源发电政策解读

Image

在发电领域,新能源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重视。为促进该领域发展,陆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通过开放市场吸引外资,不仅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提升了国内新能源发电效率。税收方面,"三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研发机构在技术攻关时能获得财政补贴,而地热能、小风电等项目则可享受低息贷款。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激励发电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电力行业向新能源转型。

Image

主流新能源技术对比

太阳能发电

光伏系统由电池组件、控制器、逆变器和储能装置构成。通过储能系统实现电能储存,并可根据电网需求进行调峰。由于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明显,需借助大数据预测发电量,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风力发电

"三北"地区作为主要风电基地,面临本地消纳能力不足的挑战,远距离输电带来了技术和经济难题。当前电力系统峰谷差约30%,风电大规模并网需要解决调峰问题。此外,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市场竞争不规范等因素,都在制约着风电技术的推广应用。

核能利用

Image

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核能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反应堆技术的研发。目前国内核能应用范围有限,与美国、日本等技术领先国家存在差距。应加强国际合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技术水平。完善的监管机制是核能安全利用的重要保障。

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政策扶持催生了新能源投资热潮,但也出现了投机现象。部分企业通过倒卖项目指标牟利,扰乱市场秩序。恶性竞争导致项目成本压缩,影响建设质量,最终损害行业健康发展。

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配套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在新旧能源交替过程中,生产水平和成本的差异容易导致衔接不畅。

核心技术方面,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零部件,说明国内尚未完全掌握自主创新能力,处于技术消化吸收阶段。

Image

未来发展建议

推进电价改革势在必行。相比传统火电,新能源发电稳定性较弱,同等价格下缺乏竞争力。可考虑对新能源电力用户实施税收优惠,引导消费习惯转变。

补贴滞后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基金面临收支不平衡,补贴拖欠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应收账款周转周期过长,削弱了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意愿。

加快实施配额制和竞价机制。配额制要求市场主体必须使用一定比例可再生能源,未达标者可通过购买绿证完成指标。随着电网消纳能力提升,应在项目投运前解决消纳和补贴问题,避免矛盾累积。竞价上网模式需控制非技术成本,落实保障性收购政策。

创新制度完善管理。一方面通过补贴缓解研发投入压力,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淘汰投机企业,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从辅助电源转向主力电源是大势所趋。电力企业应把握转型机遇,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效益与能源转型的良性循环。

原标题: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深度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源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方式: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