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手记

Image

下午一点整,校园里准时响起家长会的广播声。操场上整齐列队的学生们精神抖擞,在阳光下展示着跑操和课间操。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巧妙,既展现了班级风貌,又让家长能直观看到孩子在集体中的状态。有些机灵鬼今天格外卖力,和平日判若两人,不过这样反而让老师更容易发现教育契机。

展示环节结束后,家长们跟着孩子走进教室。按照流程,先由各科老师汇报教学情况,之后是自由交流时间。作为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我的发言排在校长之后。

Image

班级现状比想象中更两极分化。两个月的观察发现,除了六名尖子生和五名中上水平的学生,其余同学的基础都比较薄弱。这种断崖式的差距主要源于两个因素:网课期间暴露的学习习惯问题,以及长期积累的知识漏洞。

基础薄弱的孩子往往陷入恶性循环。他们想做对每道题,可翻开练习册全是拦路虎。好不容易解决一道,下一道又卡壳,几次三番就泄了气。这时候最需要家长陪伴鼓励,帮他们建立攻克难关的勇气。那些成绩稳定的孩子都有个共同特质——把学习当成首要任务。同样是完成周末作业,有人周五晚上就写完,有人拖到周日深夜还在问作业内容,效果自然天差地别。

Image

关于手机管理,完全禁止不现实也没必要。重点在于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比如限定每天半小时查阅资料,或者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现在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很多只为博眼球,孩子容易沉迷其中浪费大量时间。特别要提醒留守儿童的家长,如果必须留手机联系,建议交给祖辈保管,避免孩子深夜偷偷玩游戏。

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人才,更要培养人格。能考上名校的终究是少数,但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做人。网上那个在手机店殴打母亲的视频让人心寒,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孝顺父母?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过度溺爱只会让孩子觉得索取理所当然。

Image

坚持要求父母参会是有原因的。祖辈往往舍不得管教孙子孙女,既因为隔代亲,也担心引发家庭矛盾。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服管教,把老人的疼爱当成纵容的借口。

最近教室里的零食包装袋快把垃圾桶塞爆了。这些零食不仅影响课堂纪律,更危害健康。有的孩子零食吃太多,午饭时间根本吃不下正餐。想想看,交着伙食费却不好好吃饭,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最后说说体育锻炼。中考体育占100分,现在偷懒到时候肯定吃亏。最近感冒请假的学生突然增多,难免有人借机逃避跑操。明天起需要家长帮忙把关,没病假条的孩子都要正常参加锻炼。

教育需要家校同心协力。虽然这份讲稿是会后整理的,但希望能让家长们更了解我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携手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