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国旗下的思考
(2022年10月10日)
各位老师,同学们:
迎着十月的晨光,我们站在这里,感受着这片土地跳动的脉搏。历史长河中,无数人用生命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种情感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
北海牧羊十九载,苏武手中的汉节从未放下。风雪中挺直的脊梁,是对故土最深的眷恋。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时,眼中映照的是永不熄灭的赤诚。
谭嗣同面对生死的选择,用生命点燃了变法的火种。吉鸿昌就义前的诗句,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这些身影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比生命更珍贵。
钱伟长的故事格外动人。物理5分的文科生,因为"国家需要"四个字,把自己锻造成科学巨匠。他用一生践行着"科学报国"的誓言,这种转变需要怎样的勇气与决心?
记得南非公交车上那位老华侨的眼泪。当原子弹的蘑菇云升起,海外游子终于能挺直腰杆。国家的强大,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
爱国不需要豪言壮语。农民在田间挥洒的汗水,工人在车间专注的眼神,教师在讲台传递的知识,医生在诊室守护的健康,都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运动健儿赛场上的拼搏,科研人员实验室里的坚守,军人边疆哨所的守望,青年志愿者逆行的背影,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我们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
每天清晨的朗朗书声,课堂上专注的目光,运动场上奔跑的身影,都是青春最美的模样。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爱国篇章。
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响起,心中总会涌起特殊的情感。这首歌里,有高山大河,有炊烟村落,更有我们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羁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我们从做好自己开始,让家国情怀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当无数微小的力量汇聚,就能托起民族的未来。
谢谢大家。
作者:德州跃华学校职业中专部副校长 刘宗华
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