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爱【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

却没有力量帮助。

出处:《诗经·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爱屋及乌】ài无极wū

比喻爱一个人,并连带地关心与他有关的人

出处:《尚书大传·战争》:“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节用爱民】jié永爱分钟

节省开支,爱护员工。

出处:《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爱不释手】ài不失鼠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爱毛反裘】ài毛饭qiú

反:跳跃。裘:皮衣。反裘:反穿皮毛朝里。古时穿皮毛衣服,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背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 ’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002安【居安思危】jū安思wēi

居:一个。思:想。虽然安息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遇到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好了。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之若素】ān之若sù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时。安然看待,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出处: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ān然五阳

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民亦无病耶?王亦无病耶?。”【安土重迁】ān土中谦,不愿轻易迁移。指在一个地方居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诉留恋故乡。这也是中国农民的传统习俗。

出处:《汉书·元帝纪》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安居乐业】ān巨勒yè

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安身立命】ān神力mìng

立命:精神有所寄托。指生活有落,精神有所寄托。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 ’师云:‘汝向何处安身立命?’”003被【被坚执锐】pī剑指ruì

被,通“披”,穿。穿加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亦作“被甲执锐”。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泽被后世】zé噗噗什仁指古代中原地区除少数民族装束。也指沦为夷狄。含着落后、不开化的意思。

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褐怀珠】pī嘿zhu

被,通“披风”,穿着。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 ,则我者贵,成就圣人被褐怀玉。”【被甲枕戈】pī甲镇gē

被,通“披风”,穿着。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一个高度戒备状态。

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十二·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扇枕温被】shān真闻bèi

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004倍【事半功倍】shì班功bèi

措施。事半:措施只有别人的功倍:功效加倍。代表做事得法,费力少而收效大。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唯此时为然。”【乡利倍义】xiāng离别一xíng

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出处:《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005本【追本溯源】zhuī出色地元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舍本逐末】shě本诸mò

放弃。本:根本的,主要的。逐:追求。最终:节枝的,次要的。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也作“舍本事末”、“弃”本逐末”。

出处:《吕氏春秋·上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烧,轻迁烧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居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jiāng山一概,本性难yí

人的本性却难以改变。意思是说,人的本性难于改造。也作“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看官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变本加厉】biàn本加利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以稀为,文亦宜然。”【英雄本色】yīng熊本塞有非凡的行为、举措。

出处: “段韶道:‘元帅所言,乃英雄本色,但用心莫作等闲,挫动锐气。’”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四公子道:‘这才是英雄本色。’”【无本之木】wú本至mù

本:树根之意。没有根的树。用来形容没有基础的东西,不会有长久发展。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006鄙【肉食者鄙】ròu什折bǐ

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可以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荣耀的人眼前短浅。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卑鄙龌龊】bēi比沃楚奥一时富贵,这术师的卑鄙龌龊非常可想而知了。”【贵远鄙定位近】guì元弼jìn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尊贵,相隔近的就低贱。物,而鄙视当代的。同“贵远贱近”。

出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一经屈宋采纳,后世遂为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无贵远鄙近耳。”007兵【短兵相接】duǎn冰香杰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车缸错了短兵接。”【兵不血刃】bīng不学rèn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指标。

出处:《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近来服。”【兵不厌诈】bīng不言zhà

作战时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出处:《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兵强马壮】bīng抢妈庄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īng来江当,数来土yǎn

挡:抵挡。掩:淤。敌军来了,就派将官率军抵挡;洪水来了,就用土筑堤拦截比喻无论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应对的曼哈顿方法。也比喻对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兵临城下】bīng临城下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兵戎相见】bīng róng xiāng吉安传》第三章二:“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规模数百战,互有胜负。”【哀兵必胜】āi宾宾shèng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焦点,悲愤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一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 ,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按兵不动】àn丙布咚《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厉兵秣马】lì丙摩mǎ

厉:同“艰难”,。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代表准备战斗。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008病【病入膏肓】bìng入高黄叫间“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蚌病成珠】bàng丙城zhū

本义指珍珠由蚌宝石孕育而成。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贫病交加】pín冰椒jiā

清·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逐渐变得的布置了那下世的光景来。”【无病呻吟】wú丙申yín

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的感情,装腔作势。

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同病相怜】tóng丙香lián

怜:宽容,互相同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愁潘病沉】chóu盘冰shěn

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沉约因病而瘦减腰围。因“愁潘病沉”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沉约因病而瘦减腰围。009察【察言观色】chá盐官sè

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言而观色,虑察以下人。”【明察秋毫】míng茶秋háo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晰论证秋毫之末,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习焉不察】xí言不chá

有“贸易”的意思;察:仔细看,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作“习而不察”。

出处:《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着焉” ,习矣而不察焉,一生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静观默察】jìng关摩茶:“比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熟静观默察,烂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010朝【朝三暮四】zhāo三目sì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用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击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枪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击皆怒。灭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改朝换代】gǎi朝欢岱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样就使当时的农民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顺便改朝换代的工具。”【朝秦暮楚】zhāo琴母楚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趋秦,时而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朝野上下】cháo夜商xià

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

出处:清·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朝不保夕】zhāo不宝xī

中文: /p>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朝成夕毁】zhāo程熙huǐ

氨消毒之速。亦作“朝成暮毁”。

出处:宋·苏轼《御试制科策》 》;“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朝闻夕死】zhāo文曦sǐ

早晨闻道,晚上睡去。诉说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祈求。 p>

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朝歌夜弦】zhāo格夜西安《赋》:“妃嫔媵嫱,太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发夕至】zhāo法系

早上出发晚上即可到达。前往目的地不远或交通方便。

出处: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至乎县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注水》:“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唐·韩愈《祭鳄鱼文》:“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朝令夕改】zhāo灵犀gǎi

早上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政令、办法等多变,使人民无所适从。

出处:汉·晁错《论贵粟疏》:“急政暴赋,赋俭不时,朝令而暮改。”【只争朝夕】zhǐ正朝xī

朝:早晨。夕:晚上。朝夕:一朝一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期限达到目的

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 “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班师回朝】bān石会cháo

指出征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西夏,班师回朝,便当请功受赏。”【枵腹终朝】xiāo夫中cháo

出处: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伊斯水桑麻话》:“一人入集,必不能枵”腹终朝;数日一集,亦不能徒手而归。”